□本报评论员
区委、区政府开展“比先进、查短板、提精神、创一流”活动,总的要求是: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干在实处、走在全市前列。要通过活动开展,教育引导全区各级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切实增强全面对接融入“四位一体”战略布局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对标先进、找准短板、提升标杆,科学谋划好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周村发展;进一步转变作风、担当有为、提振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的新活力。
在《实施意见》中,还对活动的任务重点、步骤方法、保障措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开展好“比查提创”活动,首先要全面准确领会掌握这些要求,吃透要义,在此基础上,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概而言之,活动要在具有逻辑关系的四个层面同时展开:思路层面、工作层面、作风层面、改革层面,方法是“四查、四对照”,通过对照查摆,找准找实短板,确立比超标杆,制定切实措施,务求取得实效。
思路作统领。《实施意见》提出,要对照市委、市政府“一个定位、三个着力”、“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等重大决策部署,着眼抢抓历史机遇、全面对接融入、走在全市前列,查找问题、短板和不足,深入分析原因,拿出具体管用措施,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周村老工业区转型发展、振兴崛起的思路目标、任务措施、工作重点和突破关键。在谋划全局性工作中,思路至关重要,思路清晰,工作就有了灵魂;思路开阔,工作就有了境界。思路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素质水平的金标准。这次活动之所以特别强调理清思路,就是要求周村干部在眼界上跳出周村,站在全市高度、从全市发展的大局来审视自己,思路更高远一些、更开阔一些。特别是要充分理解“四位一体”政策对于周村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价值,以此作为谋划工作的出发点,在思路上无缝对接的基础上达到工作上的有机融合,真正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宏大构想。
工作创一流。《实施意见》提出,要对照市委、市政府“十个新突破”工作重点和位次排名,瞄准“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对标学习先进,查找问题、短板和不足,深入分析原因,拿出具体管用措施,进一步自我加
(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压、自提标杆,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实现位次前移,争创一流业绩。再高明的思路如果不能落实在具体工作上,那就没有任何价值。工作如何推进?无需左顾右盼,只需埋头苦干。“十个新突破”就是奋进的方向,就是工作的标尺。今年周村在“十个新突破”中排位不佳,明年就要迎头赶上去。“十个新突破”是周村干部必须直面的关口,必须啃下的硬骨头。要在各项工作争第一中推动整体工作创一流,在各项工作位次前移中实现周村发展。
作风是保障。《实施意见》提出,要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委纪律规定及市委“六个干”的要求,针对精神状态、履职情况、服务效能、班子队伍、干部作风、遵规守纪、工作落实等方面,查找问题、短板和不足,深入分析原因,拿出具体管用措施,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创先争优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担当有为、苦干实干快干,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精神、作风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解决工作落后问题,首先要解决精神作风落后的问题、与工作标准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精气神提振了,作风优良了,干部队伍面貌就会焕然一新,战斗力就会大大提升,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在战争时代,这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发展时期,同样也是我们创造一流业绩的坚实保障。
改革增动力。《实施意见》提出,要对照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投融资改革、打造“三最”城市等上级各项重大改革任务部署,着眼加强对上争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查找问题、短板和不足,深入分析原因,拿出具体管用措施,进一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下大力气破解制约周村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突出矛盾,努力在争取上级改革试点、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打造周村品牌亮点等方面,增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工作遇到突出矛盾、难以打开局面时,正需要转换思维,以改革创新化解难题、突破困境。在未来周村发展中,改革创新将是一个重大命题,要求各级干部牢固树立改革思维,立足周村实际,研究吃透上级政策,最大限度利用好各项政策红利,把上级各项政策巧妙转化为周村发展的资源动力,善于搭顺风车,走顺风路,用政策驱动发展,用改革拉动发展,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闻推荐
从2013年起就实行红事最高100元和白事最高50元的礼金标准,破旧俗,树新风——立家村:节俭风尚下的民俗传承
□本报记者李莹“在村里,过去是一家有事、全村忙活,红白事办得表面风光,其实很多人都是打肿脸充胖子,硬着头皮大操大办。后来村两委提倡移风易俗改革,我们村民打心眼里欢迎。”在丝绸路街道立家村,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