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
封面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
“在座企业家们可关注成都的南部和东部空间,未来它们的战略价值会更加凸显。”
“决定我们未来发展的,不是今天知道的事物,而是我们不知道的事物。”月日,在“榜样中国· 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颁奖现场,从北京专程赶来的封面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分享了自己对城市创新与企业创新的理解。
在他看来,城市规划要打开胸怀,用更大的格局去呵护、拥抱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不完美才有空间改进,多变带来多种可能性,不确定才能冒险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未来成都发展的大方向,他也有自己的理解。张国华认为,成都的发展大方向有两个空间,一是受双流国际机场牵引的南部空间,另一个则是成德绵经济走廊。他建议企业家可关注成都的南部和东部空间,“因为它们的战略价值在未来将会更加凸显”。
拥抱不确定性
未来,城市应该如何规划,才能让市民的生活更美好?站在台上,张国华向多位来宾讲述了一个关于“黑天鹅”的故事。
从前,人们都曾认为天鹅是白色的,但自从在澳大利亚发现黑天鹅后,市民才知道世界上有黑白两种天鹅。“这说明,我们不知道的,远比知道的更有意义。”
张国华直言,如今国内的城镇化和城乡规划,都面临着巨大转型。在此过程中,那些被激发的创新与变革,就是自己口中的“黑天鹅”。在他看来,城市规划要打开胸怀,用更大的格局去呵护、拥抱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不完美才有空间改进,多变带来多种可能性,不确定才能冒险创新”。
他说,城市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工业文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农业文明发展的结果;是自由、平等、开放的,而不是权力等级封闭的。城市发展的高度不确定性,是城市的本质特征。“未来的城市规划就是应该关注不确定性,尽可能去探索更大的空间。”
除了拥抱城市的不确定性,城镇化还应关注从土地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的转变。他说,就业和住所是人口城镇化的基础,只有通过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才能带动产业升级和收入提高,同时通过工业用地的高效利用和降低居住用地的价格,扭转“低收入—高房价”的困境。
可提升成都的城市文化吸引力
目前,成都正在加速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其城市规划也将在未来多年间发生变化。
对此,张国华告诉记者,成都在人口规模、产业集聚、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在文化辐射、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他建议,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应提前在智慧城市上谋篇布局。
比如,注重区域协同合作,携手重庆发挥地区引领作用。利用智慧城市的资源整合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用城市群来抱团取暖。同时,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产业与空间协调发展,通过构建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和虚拟的互联网网络,提高产业组织和空间组织效率。
在他看来,成都的智慧城市建设,应致力于进一步释放创新动能,用开放数据平台激活城市开放度,提升城市创新和创造力,推动社会技术传播和发展。在城市空间利用上,采用智慧城市应用,便捷各类信息畅通交流,为营造符合创新生态的硅巷模式创造良好条件。
众所周知,成都正在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可将旅游与智慧城市嫁接。”张国华称,通过个性化、周到的智慧旅游、智慧会务、智慧文化生活建设,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成都的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
在公共服务提供和城市治理方面,成都应充分发挥智慧城市作用,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居民提供稳定、舒适、有保障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的软实力。
南部和东部值得企业关注
或许,在不久后的将来,四川也能出现像苹果一样的企业。
面对众多影响四川经济的企业家,张国华讲述了他眼中的企业机遇。他说,未来全球化将进一步推进,在新的超级版图下,四川的企业应注意四大机遇。
“首先,是建立在国家之上的全球产业供应链。”他解释称,对企业来说,未来的竞争,是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竞争,是虚拟和实体、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竞争。在此过程中,商业模式的开放创新,恐为企业转型提供蓝本。其次,以后全球的竞争不是地区和国家的竞争,而转向城市的竞争。“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就意味着它将来要参与到全球的竞争中去。”此外,企业还应紧紧抓住“互联网+”的趋势,打造没有边界的社区。“抓住这些机遇,四川也能出现像苹果一样的企业”
放眼本地,受未来全球化融合发展,成都大的发展方向已经显现。
张国华认为,一个空间方向是目前双流国际机场牵引的方向,另一方向是成德绵经济走廊方向。目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已经开始动工,未来机场开通运营后,成都的发展方向或许还会向这座第二机场倾斜。“在座企业家们可关注成都的南部和东部空间,未来它们的战略价值会更加凸显。”
华西都市报记者殷航摄影雷远东
新闻推荐
1日上午,就网传“世界卫生组织将不育定义为残疾”一事,世界卫生组织在其认证微信公号辟谣称,关于不育的定义并未改变,不会“就提供生育医疗服务提出任何建议”。 有多
不育将认定为残疾?世卫组织发文辟谣11月1日上午,就网传“世界卫生组织将不育定义为残疾”一事,世界卫生组织在其认证微信公号辟谣称,关于不育的定义并未改变,不会“就提供生育医疗服务提出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