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
近期,民政部、财政部经遴选公布了个地级市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十三五”期间,民政部、财政部将持续开展该项试点,探索总结和推广应用一批符合国情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好经验、好做法,夯实居家社区养老的基础。(新华社)
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即将面临养老问题,鉴于大部分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现实,进一步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确实具有普遍意义。
居家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相比,具有更近的物理距离和关系距离,是符合中国国情、老年人选择最多的养老方式,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家社区养老的需求与日俱增。但长期以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短缺、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离不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首先,鼓励“抱团养老”。所谓“抱团养老”是指一些志同道合的老人,比如同学、战友等走到一起,组成互助小组的形式,相互照料,出现问题或有意见分歧时可群策群力,讨论协商解决。这种方式在一些地方开始流行,还属于新生事物,需要社区帮助这些“养老团”制定相应的制度公约。
其次,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文化、体育、法律援助等服务。同时,鼓励专业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服务者,依托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丰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整合社区养老人才资源。
再次,构建“互联网+养老”的智慧平台。开展老年人养老需求评估,加快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开通养老服务小时热线,对接供求信息,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等上门服务,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和服务水平,发展出整合社区资源、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新模式。
最后,打造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医养结合”是实现健康养老的有效途径,也是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不妨,鼓励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到社区老年照料机构等多点执业;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推进社区老年照料机构与医疗机构对接,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医疗服务;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形成多元化的保险筹资模式,推动解决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相关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问题。
一言以蔽之,只有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才能夯实和发挥居家社区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新闻推荐
近日,奥斯卡天价加盟上港不仅仅震惊了中超,更是震惊了欧洲各大联赛。阿森纳主帅温格就表示十分惊讶,温格说到:我认为一个球员的薪资水平以及所处联赛的水平是直接相关的。奥斯卡这笔转会真的惊到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