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月2日电(记者 周润健)“今年过年好早啊!”……很多人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慨。今年春节确实来的有些早,1月日就是春节了。那么,今年的春节为何来得比以往早一些?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我国目前同时使用国际通用的公历(阳历)和中华民族传统的农历两种历法。其中春节每年固定在农历的正月初一,但它在阳历中的日期却不固定。
在阳历中,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回归年,平年天,闰年有天。而我国传统的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个月为天—天,比阳历年少了天左右。
若是任由农历和阳历间的天数如此相差下去,那就必然会出现春节在夏天过的现象。因此,为使得春节在阳历的时间能保持相对稳定,每隔几年,农历中就会设置一个闰月。这样,如果上一个农历年没有闰月,那么下一年的春节就会比上年提前天左右;如果上年农历有闰月,下一年的春节就会比上年推迟天左右。
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计算,春节阳历日期的变化也就非常清楚了。年(农历猴年)是个农历平年,全年共天,比公历年少了天,因而,年(农历鸡年)春节就要比去年提前天。去年的春节落在了2月8日,今年自然就移到了1月日。
农历春节与阳历对应日期变动较大,“最早春节”曾出现在阳历1月日,因此,今年的春节还不是太早。
记者翻阅天文年历发现,在1月迎来春节,上一个年份是年,对应的阳历日期是1月日,而下一个年份是年,对应的阳历日期为1月日。
新闻推荐
年月日,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游人如织。新华社发新华社上海1月3日电(记者陈爱平)无论是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还是旅游公司的数据分析,均显示年元旦假期,中国居民旅游消费实现“开门红”。业内人士评价,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