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陶园园 特约记者 徐峰 通讯员 王伟强
常思百姓冷暖,常挂为民情怀。近年来,岱岳区始终高度重视民生事业,锚定“民生坐标”,转变作风,主动作为,全力推进,一件件民生实事惠及百姓,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贴心服务
联系群众常态化
1月5日上午,冒着蒙蒙细雨,岱岳区委宣传部的联户干部们来到大汶口镇王家院村,深入村民家中,详细了解村民生产生活状况,收集需求诉求。联户干部们还带来精心准备的“福”字,提前给村民们拜年。“多亏了联户干部牵线搭桥,帮俺找到了一份工作,太谢谢你们了!”村民侯大爷说。
岱岳区对全区名机关干部联系的.万户群众划片调整,与基层群众一户不落建立联系;成立了个密切联系群众驻村工作组,建立纵到底、横到边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网络;为每名联户干部固定配备1名村级联络员,实行“捆绑式”联户;每月第一个周的星期五,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群众工作日”活动;平时电话联系或联户联络员不定期入户,动态掌握联系户的情况。通过密织干群联系网,实现了全区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
同时,还通过设置公告栏、入户宣传、发放民生宣传画等方式,将联户干部、驻村工作组和区民生服务中心3个诉求收集渠道的联系方式宣传到每家每户。
在岱岳区年上半年开展的“民情联访联解”集中活动月中,联户干部和密切联系群众驻村工作组共收集群众需求诉求件,目前均已办结。
民生热线
架起沟通“连心桥”
年月日,家住岱岳区满庄镇的张先生拨打岱岳区民生服务中心热线反映:8月份,他向小区物业缴纳了装修押金元,物业当时表示月底归还押金。后来,物业以上报为由一直没有退还押金,希望相关部门帮忙协调退还押金。区民生服务中心立即协调房管部门调查处理,并与小区物业对接,5日内物业便把押金退还。事后,张先生打来电话一再感谢服务中心的帮助。
“我们建立民生受理转办服务平台,通过电话、网络、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实时受理举报投诉,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必落实。”区民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该区实行强有力的督办考核机制,采取对每个诉件的办理情况进行打分的方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理效率。同时,实行办理职责界定裁定机制,杜绝诉件办理上的推诿扯皮现象。
截至年月,全区民生热线共受理群众诉求件,办结件,满意率.5%。
“造血扶贫”
精准发力拔穷根
“以前村里街道破旧、不通,村民靠天吃饭,致富无门……”“现在村里发展得好,村风民风好,群众日子过得好……”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张兆兰老人见证了这里一点一滴的变化。老人说,这要感谢他们的好书记——大陡山村原党支部书记苏庆亮。
自年当选大陡山村党支部书记开始,多年来,苏庆亮带领全村群众发展了苗圃、茶园、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如今,苗木基地已经扩大到亩,年销售苗木万株,安置村劳动力多人。截至年底,大陡山村集体固定资产超过1亿元,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元。
昔日的“荒陡山”“穷陡山”,如今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绿陡山”“金陡山”,大陡山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绿色小康村”“中国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等十多项荣誉。
年7月日,岱岳区扶贫办原副主任、大陡山村原党支部书记苏庆亮突发心肌梗塞,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苏庆亮同志被追授“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齐鲁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大陡山村的脱贫历程,正是岱岳区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缩影。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把开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实抓好,大力实施“造血式”产业扶贫,紧密结合村情实际和群众意愿,搞好项目策划,重点发展短平快、效益好和可持续的项目。年安排了个扶贫项目,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旅游、光伏、电商等产业。
在扶贫项目实施上,该区实行统一考察论证、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查验收的“三统一”管理。同时,完善帮扶机制,探索实施了对省级贫困村分别确定1名区领导、1个区直部门、1名“第一书记”、1个重点企业和1个产业项目,每个贫困户分别安排1名机关干部、1名致富能手包保,制定1条帮扶路子的“5+3”帮扶机制。
目前,岱岳区扶贫项目已经全部建成并发挥效益。预计到今年年底,大多数贫困村、贫困户将实现脱贫。
新闻推荐
本报1月日讯(通讯员王瑞成)近年来,东平县编办按照中央和省、市统一部署,紧密结合东平实际,把握新形势,适应新常态,创新思维,超前谋划,扎实运作,各项改革任务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积极探索综合行政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