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著名红学家冯其庸逝世曾领衔校注通行版本的《红楼梦》风雨平生确不庸

来源:济南时报 2017-01-2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冯其庸绘《红楼梦》人物——林黛玉

冯其庸绘《红楼梦》人物——王熙凤

著名文化学者、红学家冯其庸,昨日时分在北京潞河医院平静安详离世,享年岁。

冯其庸,名迟,字其庸,号宽堂,年2月生于江苏无锡县前洲镇。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红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红楼梦学刊》主编等职。以研究《红楼梦》著名于世。

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红楼梦》。这个校注本始于年,由吴世昌、吴恩裕、吴组缃、周汝昌、启功等老红学家担任校注工作的顾问,全书的校注工作则由冯其庸总负责。从那之后,这个版本的《红楼梦》就广受学界与读者认可,并成为通行的《红楼梦》版本。

这个新校注本《红楼梦》于年和年进行了两次全面修订。根据最新数字统计,这个校注本的《红楼梦》已累计发行近万套,是当下相当严谨、普及的版本。

命运起伏中悟道红楼他与红楼

年,冯其庸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十年后“文革”开始,冯其庸前往江西干校,生活辗转,意外频出,命运随之起伏,他渐渐对《红楼梦》感慨颇深,“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其萧寒窘遇,如同亲尝。冯其庸对《红楼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年,因为担心《红楼梦》被红卫兵抄走,他开始瞒着所有人,手抄《红楼梦》。洋洋万字,冯先生用精致遒美的小楷书,历经多个不眠之夜,完成了这部抄稿。搁下笔,冯其庸感慨万分,赋诗道:“《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辞。”手抄“石头记”庚辰本本月刚刚出版

本月日,冯其庸先生年前以小楷抄写的卷《瓜饭楼抄庚辰本石头记》刚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石头记》清代有庚辰本、甲戌本、己卯本等十几种抄本,“庚辰本”年代较早,文字也最为完整,保留了曹雪芹《红楼梦》原著及脂砚斋批语多条,因此,它的版本价值最高,极为珍贵。

虽然《庚辰本石头记》最终未遭损毁,但冯先生的这个抄本依然价值不逊。专家们认为,这个“冯抄本”承载着《石头记》研究史上一段特殊的历史印记,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位红学家的爱国情怀与文化担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这部《石头记》是一位红学大家、又是一位书法大家在那样一种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抄成的,这就赋予了“冯抄本”集文本、书法、版本等一体的多重价值。这在以往的《石头记》抄本中是绝无仅有的。

学术研究 重视两者互证

在冯其庸看来,实际上《红楼梦》既是小说,也不完全是小说,它跟一般的纯粹以故事为内容的小说不一样,它有很多情节隐蔽在这书里,结合他的家庭遭遇可以看出来。“曹雪芹为了使整个故事完整,同时也为了让世人把它当做一种茶余饭后的小说来看,不要看透他自己的心意,所以他要掩盖自己。以前人说它是自传,胡适说《红楼梦》是自传,自传也不对,这不是完全按照自己的传记来写的。书里有许多虚构的东西,比如太虚幻境,家庭哪来的太虚幻境?没有这个可能,那是神话,他虚构的东西。”冯其庸认为,曹雪芹的家庭和他亲戚家庭的遭遇是书中隐蔽的内容。整部《红楼梦》八十回,有很多写欢乐的场面,但是一种悲凉的调子一直没有变。

冯其庸认为,在红学领域,“家世研究和抄本研究是两大前提。不了解曹雪芹的家世和他自身的遭遇,就无法理解他的这部书;不研究《红楼梦》的早期抄本,不确切掌握曹雪芹的文字,就无法对曹雪芹的思想和艺术作出切实的评价。”冯其庸对于《红楼梦》版本,尤其是抄本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石头记脂本研究》一书中。书中不仅有对《红楼梦》复杂的版本系统缜密细致的探析,还讲述了一些珍贵版本的来龙去脉,例如己卯本散失部分的发现、列宁格勒藏本(现一般称俄罗斯圣彼得堡藏本)通过影印方式“回归”祖国的经过等等。 (综合)

他与泉城曾为济南留下墨宝

冯其庸先生的离世,让人感到悲痛。他不仅在红学、西域学两个领域用情之深无人能及,在倡导国学和弘扬传统方面更是身体力行,同时书法、绘画也有很深造诣。先生在齐鲁大地曾留下诸多足迹,还为济南留下宝贵的财富。

他是红学的“定海神针”

红学家、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马瑞芳视冯其庸为红学的“定海神针”。在写于冯其庸先生从教周年之际的一篇文章中,马瑞芳说:“当红学海洋浊浪乱翻时,冯其庸等老红学家起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一方面,冯其庸一直在认真做红学研究的拨乱反正工作。马瑞芳始终记得,年莱阳红学会议上,冯其庸先生致开幕词时说:“对于种种歪论,我们不能退让,我们要为真理而争,要为扫除谬论而争,要为广大的青年读者、为广大的读者群不受蒙蔽而争”“他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红楼梦》,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捍卫《红楼梦》。”马瑞芳写道,对于如何正确研究曹雪芹和《红楼梦》,冯其庸先生身体力行做出榜样,“先生研究的都是《红楼梦》根本之根本。”

同时,把《红楼梦》的可靠版本提供给亿万读者,是冯其庸先生及其团队的起的又一“定海神针”作用。“冯其庸先生版本研究的最重要成果体现之一,是红研所注释、人民文学出本社出版的《红楼梦》。”据了解,人文社开始所印刷的《红楼梦》都是以程乙本做底本,长期误导读者,特别是中文系大学生。改革开放后,由冯其庸、李希凡先生牵头整理出来的红研所《红楼梦》才还之本来面目。

作为红学会会长,冯其庸不仅头上有光环,更重的是身上有负担。“《红楼梦》名气很大,红学会却没有钱,开会得‘找钱\’。冯先生是大才,也是全才,诗书画、摄影俱佳。”在马瑞芳的印象中,好几次红学会议,全是靠冯其庸先生的“才艺”才开起来——要把他的书法、绘画送人,才有人拿资助。她还记得,年的扬州国际红学会上,冯其庸先生更是一一亲笔题字“红楼梦长”到数百个紫砂壶上,送给每一位与会的红学家。

对山东印象好,济南青龙山有冯其庸摩崖

冯其庸先生与山东缘分不浅。他曾到过山东多个地方,如成山头、威海、曹县、曲阜、青州、东阿、昌邑、莒县、东昌府等地,还在莱阳开过全国红学年会,在临沂开过汉画学会年会。他曾说:“我对山东的印象太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冯其庸还给济南留下过墨宝。在济南历城区西营镇丁家峪村旁,有一座山叫青龙山,山上有个洞叫白云洞,相传此处有依洞道观建于元代。上世纪年代中后期,冯其庸先生曾多次莅临山东。一次,他在认真考察了济南南部山区和市区北郊的古迹遗址后,心情振奋地说:“山东曲阜有‘儒\’,济南千佛山有‘佛\’,今知济南郊区还有‘道\’,并且离城区不远,难得。”后来,冯其庸应邀为白云洞书写摩崖“洞天福地”几个大字,还帮忙引荐著名国学大家、教育家、书法家周退密等人为白云洞书写摩崖。

在位于济南报业大厦三楼的山东中国文学艺术馆里也收藏着冯其庸先生的书画及签名书。“老先生是位全才,在国学、书法、绘画等方面都很有成就,馆里就珍藏着冯先生一幅大写意的书画,非常漂亮。”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徐国卫介绍。 (记者石晓丹)

新闻推荐

一封寄往天堂的信愿你走后的日子永远天蓝水清

1月日,长清区环保局执法人员张敏的办公桌,依然保持着他生前的样子。1月日,张敏不幸因公殉职。记者郭尧摄张敏同志:你好,我是《济南时报》一名记者。1月日9:,你连续加班5天后,心脏不适倒在工作岗位,因公殉...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著名红学家冯其庸逝世曾领衔校注通行版本的《红楼梦》风雨平生确不庸)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