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曰章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也是欢庆祥和的时刻。每到此时,隐藏在内心的愧疚感又浮现出来。虽然事情已过去多年,但只要一到春节,往日的一幕又呈现在眼前,一直抹也抹不去。
事情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大连驻军服役的我春节回乡探亲。返乡时已是腊月二十八了,时值小尽年,二十九就是年除夕了。忙不迭地从大连坐船到烟台,乘火车转汽车赶到济南汽车东站。二十九的天已黑,回乡下的汽车也只有最后一班了,和我同排坐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大娘。
汽车出站后,大娘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一直不言不语。我冒昧地问了一下大娘到章丘吗?大娘说是。说完又歪头望向窗外。等汽车到郭店镇时我突然想起大娘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又仔细一问果然是坐错车了。原来大娘从济南长途汽车站准备转车去河南商丘,在车站门口打听车次时被好心旅客听成了是章丘,便指点大娘转了两路公交车才赶到了汽车东站,正好和我坐了同一班车。我急忙吆喝停车,把大娘坐错车的情况说明,司机师傅听说后也很着急。因已离开车站十多公里,还有一车的乘客等着。司机师傅正愁眉不展之时,卖票的胖女人则轻描淡写地告诉大娘坐错了就让其下了车。看到大娘孤独无助地下车后站在马路边,东瞅瞅西看看,一脸茫然,我心里也有点难过。但因随车携带行李多,和车主并不相识,只好选择了随车离去。
在老家附近下车后,黑漆漆的路上没有一个行人。背着行李慢慢地走着,离着老远便看到了从院墙顶端映出院外的白炽灯光和大街小巷升起的烟花。进门后娘把水饺碗递到手里,没来得及洗手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在娘盛第二碗的空隙我说起了大娘坐错车的事,哪知娘听了后把碗往桌子上一扔,手中的勺子扔在了地上。我愣愣地看着娘,她一句话也不说。大约两三分钟后,娘捡起勺子,然后绷着脸劈头盖脸地把我一顿数落。“这个老人要是我咋办?她能赶回家过年吗?你为啥不带她一块来咱家过完年再走?”我听了娘的一连三问后,哑口无言,无地自容。是啊,虽然没穿军装,但我是一名军人呀,自己咋没想到呢?那时必定没有再发往商丘的车了,何况大娘需要折回长途汽车站,中间还得再转两趟公交车,晚上她食宿在哪里?等待老人团聚的孩子能不着急吗?明天是大年初一了,娘还在念叨着大娘的事。二十多年了,每到过年娘总要唠叨几遍。一直到娘去世前,都是如此,搅得我心里一直难受和不安。
鸡年春节来到了,别人走在回乡路上,我则走在内心自责的路上。在家家欢聚的时刻,打开心扉和大家诉说一番,期待卸下心中的包袱并早日解脱。希望大家也要吸取教训,勿忘助人为乐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俗语,千万不要在阖家团圆时刻留下如我般的憾事。
新闻推荐
齐鲁晚报1月日讯(记者方杰)日前,首届闽商发展高峰论坛暨“年度福建民营经济人物”系列公益推选表彰仪式在福州举行。论坛以“我的”为主题,老中青三代闽商代表以及国内著名资本机构代表共聚一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