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关于暂停霾预报预警业务的通知”图片在网上流传。
图片中文字写着“各省辖市气象局、各直管县(市)气象局、省气象台:年1月日时分接中国气象局预报司电话通知,要求立即停止霾预报预警工作。请各单位接到本通知后,即刻停止制作和发布霾预报预警产品。对于出现能见度小于KM的情况,可根据相对湿度,按照雾开展预报预警工作”,落款人为“科技与预报处”。
回应:将有新工作机制 避免“预警”颜色不一
这到底怎么回事?中国气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次关于暂停霾预报预警业务的通知只是个内部通知,并未对外公开发布。因为之前气象局与环保部门在发布霾相关信息时,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次将要出台一个联合工作机制,以后霾预警该怎么发,由谁来发,会有一个会商机制。在新机制下,不光是环保部和气象局,还有其他相关单位,一起会商后,统一由一个部门发布。目前关于联合工作机制的细节还在征求意见,应该会很快公布。”
多位气象、环保系统人士分析称,气象部门不再发布霾预警预报,意味着两部门正在进一步厘清职责划分,避免在公开发布中出现两种口径的“预警”引发误解。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宋英杰在认证的微博上转发了这条消息,并评论称:“我猜测是两部门在切磋新规,如何联合发布霾污染预警,避免之前预警等级不一致的情况。”
过去,人们可能会碰到这种情况,同一时间,北京气象台发布霾橙色预警,而北京应急办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两个机构发布关于雾霾天气不同“颜色”的预警。
释疑:为何同一天出现两种颜色预警?区别是啥?
就同一天出现两种颜色的预警的原因,中国天气网报道称:
1、发布单位不同
霾橙色预警的发布单位是北京气象台,重污染红色预警的发布单位是北京市应急办。
2、发布流程不同
霾橙色预警是由中央气象台内部会商决定并自行发布;重污染红色预警是由设立在北京市环保局的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向北京市应急办提出发布红色预警信息的建议,之后,由北京市应急办发布重污染红色预警。
3、发布标准也不同
霾橙色预警发布标准(北京市气象台):预计未来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并将持续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能见度小于米且相对湿度小于%的霾。
(2)能见度小于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PM
2.5
浓度大于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微克/立方米。
(3)能见度小于米,PM
2.5
浓度大于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微克/立方米。
重污染红色预警发布标准(北京市应急办):根据《北京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对预警级别的划定:
(1)空气质量指数(AQI)在以上为空气重污染,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一天(小时),为预警四级(蓝色);
(2)持续两天(小时)为预警三级(黄色);
(3)持续三天(小时)为预警三级(橙色);
(4)持续三天以上(小时以上)为预警一级(红色)。
总而言之,北京气象台发布霾预警参考的主要指标是能见度和PM
2.5
浓度。而应急办发布重污染预警的主要指标是AQI,需要注意的是,AQI(空气质量指数)中除PM
2.5
外,还包括SO
2
、NO
2
、PM
、O
3
、CO等其他五项参考标准,所以PM
2.5
浓度并不能够完全左右AQI指数。
据央视
新闻推荐
此次全明星投票中,球迷投票占%,球员和记者投票分别占%。例如一名球员在球迷投票中排名第2,球员投票中排名第4,记者投票中排名第1,则他最后的得分为(2×2+4+1)/4=2.分,得分越低,排名越靠前。在投票中,威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