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本报讯 (记者邢生祥 通讯员王得刚)“老杨,听说咱的专利批下来了?”“是的,专利证书刚收到。”这位职工口中的“老杨”,就是青海油田公司格尔木炼油厂杨永磊技术创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17-02-08 10:0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记者邢生祥 通讯员王得刚)“老杨,听说咱的专利批下来了?”“是的,专利证书刚收到。”这位职工口中的“老杨”,就是青海油田公司格尔木炼油厂杨永磊技术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杨永磊,近日,他们的铬钼钢管板新型维修工艺获得了国家专利。

杨永磊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是青海油田第一个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也是青海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15名成员引领职工围绕降低生产成本、节能减排等主题,开展课题研究70余项,10篇技术论文在国家期刊发表,取得15项国家专利,并为格尔木炼油厂培养了大量技术骨干。

在2016年的格尔木炼油厂国Ⅴ汽油产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中,为确保工程焊接质量,杨永磊工作室结合炼化装置的焊接特点和各自的焊接经验,总结完成了《炼化装置焊接程序过程控制方案》,投入应用后,使工程焊接质量一次性平均合格率保持在97.5%以上,节约了大量焊口返修费用。

经过4年多的运行,该工作室已培育形成“创新出成果、实践出经验、培养出人才”的文化体系和“培养技术精湛、服务优良、业绩突出的创新型人才”理念。杨永磊总结形成的“带油焊接法、带汽焊接法、带水焊接法、带压焊接法”等一批先进操作法,成为格尔木炼油厂焊工必学的“宝典”。

在坚持技术创新的同时,杨永磊还开展“传帮带”活动,“一对一”培养技术能手,4年培训学员近200人次,培养技能型人才57名,他的工作室已经成为格尔木炼油厂的技能型人才“孵化器”。

新闻推荐

节后开工,传统的金三银四跳槽旺季也随之而来,与此同时,许多“留人未发”的年终奖到底什么时候发、发多少也成为热门话题。日前,智联招聘推出“2016白领年终奖调查

节后开工,传统的金三银四跳槽旺季也随之而来,与此同时,许多“留人未发”的年终奖到底什么时候发、发多少也成为热门话题。日前,智联招聘推出“2016白领年终奖调查”,共回收11526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本报讯 (记者邢生祥 通讯员王得刚)“老杨,听说咱的专利批下来了?”“是的,专利证书刚收到。”这位职工口中的“老杨”,就是青海油田公司格尔木炼油厂杨永磊技术创)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