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看病负担,政府部门采取了不少措施,使药品价格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我国药价虚高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如何降药价“虚火”,实现药品改革的标本兼治?
上周,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放出了多个“大招”,从多个层面助力药价降“虚火”,让药品回归治病本源。
我国药价虚高到了什么程度?今年1月份,福建省医保办处长张煊华透露,按公立医院总药品使用量来计算,药价虚高水分不低于30%。
药价为何虚高?事实上,药品的出厂价并不高,但药品从生产厂家到医疗机构存在诸多环节。每多一个环节,就多了一个“加码”的机会,导致药价节节攀升。在这中间,药品的回扣问题是推高药价的关键。
去年底,央视播出《高回扣下的高药价》的调查报道称,医药代表拿到的提成是药品价格的10%,有医生拿的回扣甚至占到了药价的30%以上。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中心主任朱恒鹏指出,药价本来仅仅是药品的价格,但我国的药价中混杂了另一个东西,就是医生医疗服务的价格,体现为回扣,这导致了药价虚高,其背后与以药养医的体制有关。
由于我国医疗服务价格太低,不通过虚高药价养医,医院无法生存。而药品中标价越高,回扣空间就越大。于是,医院和医生都希望采购价格更高的药品。
为挤掉药价里的水分,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意见》放出的第一个“大招”就是推行药品购销“两票制”,争取到2018年在全国推开。“两票制”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再开一次发票。此举有利于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规范流通秩序,提高流通效率,降低药品虚高价格。
“大招”之二就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意见》指出,要进一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包括统筹推进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鼓励到零售药店购药等改革,加快建立公立医院补偿新机制,推进医药分开等。这就抓住了药品改革的“牛鼻子”,如果公立医院有了其他的补偿,医疗服务价格更加合理了,其在药品上用“心思”的动力就减弱了,药价自然就会在竞争中降下来。
“大招”之三就是规范医药代表行为。《意见》提出,医药代表只能从事学术推广、技术咨询等活动,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此前部分医药代表一方面控制上游生产企业,要求生产企业高价出票;另一方面则试图左右医生的处方权。在央视的调查中,医药代表拿到的提成是药品价格的10%。将这部分的水分挤出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价。
第四个“大招”就是促进合理用药。《意见》指出,公立医院要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医生进行公示和约谈。此举能够减弱医生开处方时的自由度,医疗过程与药品利益的关系也会因此弱化。
有专家指出,这一系列举措直面改革深层顽疾,坚持标本兼治、协同突破,有利于让药价降下来,让医疗费用降下来。
如今,政策已明,措施已出,接下来,关键看执行。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春节前夕,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总工会一行来到南骏集团,看望慰问困难职工。 2016年,南骏集团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确保了生产经营相对稳定。对此,区总工会为
本报讯春节前夕,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总工会一行来到南骏集团,看望慰问困难职工。2016年,南骏集团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确保了生产经营相对稳定。对此,区总工会为南骏集团争取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困难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