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金隅鼎鑫公司,机修车间被分割成两个部分。南部600平方米的空间,是公司工会为一线职工开辟的“造梦”的地方。在“梦想空间”里,车、铣、焊、切、卷等专业机床及电子设备一应俱全。
“只要你有发明创造的梦,就可以来这里‘造梦\’,利用企业配备的专业设备,实现自己的理想。”公司工会主席陈敬说。统计表明,在这片由企业工会创建的“创客梦工厂”里,仅2016年,就产生17项专利,取得自主知识产权证书。“创客梦工厂”自创建以来,已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0余万元。
这只是河北工会深入实施“职工现代职业素质提升工程”的一个缩影。以职工素质优化升级助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河北各级工会不遗余力。
在去产能工作中彰显作为
“我选择了实用性强的***师培训,希望通过这次学习,掌握更多实用技能。”王大姐来自中煤张煤机有限责任公司,回忆起河北省总工会在张家口组织的转岗技能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至今心存感激。
化解产能过剩,河北面临着艰巨的任务。针对“三去一降一补”过程中钢铁、煤炭、玻璃、水泥等行业职工下岗、转岗形势任务严峻的现状,2016年,河北工会重点在钢铁、煤炭行业开展下岗、转岗职工实用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河北省总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开展汽车修理、实用电工、育婴护理等6个项目的培训,送教入企。
河北省总还依托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建立河北省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强化校企合作,紧紧围绕企业需求搞好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目前,冀中能源集团等一批企业在此挂牌设立了培训基地,定期开展创业管理、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技能型、创业型人才培训。增强因压减过剩产能造成的下岗、转岗职工的创业、就业的信心和能力,河北基层工会因时而动,因势而为。
邯郸、张家口两市,去产能和职工安置任务较重。目前已开展了职工创业就业暨下岗转岗职工职业技能资格认证培训,开设维修电工、家政服务员、***师等职业培训,共计13个班次921名职工参加了培训及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考试。2016年,全省向67009名农民工或下岗、转岗职工提供了创业、就业或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唐山因煤而立,因钢而兴。唐山市总工会联合相关部门,确定了劳动技师学院、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学院等6个职业院校为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同时,唐山还依托各大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设立“职工假日技校”,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面向职工开展与企业生产经营、岗位技能以及基层班组管理等相关的订单、定向、定岗培训。目前已培训初级工以上技术工人42.5万人次。
唐钢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对3万多名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岗位能力与质量意识提升”等内容的专项培训,提高了职工的岗位技能素质。
提升职工素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培育和造就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实现职工素质优化升级,河北工会不断发力。
——互联网+工会,打造便捷、迅速的“职工网上练兵平台”。河北省总将在岗职工、失业人员和农民工作为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群体,联合中工网开通“河北省职工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开设技能等级证书认证培训、农民工专项培训、岗位专项能力培训和通用素质能力培训四大类、1万多门培训课程资源。
同时,指导各地搭建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技能培训平台。邯郸市总工会拿出专项资金200万元,开发创建了邯郸市职工网上练兵平台,目前,网上练兵系统平台已开发23个工种,注册登记职工5万多名。
——培训+实操,“假日技校”成职工技能培训的主渠道。河北省现有工会所属职工院校3所,职工服务中心181个,“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213个。以此为依托,河北省总指导各级工会与人社部门、技能鉴定部门联合,以开办“职工假日技校”等形式,组织职工参加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技能认证培训和鉴定。
——着力开展在岗职工学历教育。2016年,河北省总工会以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为重点,联合省教育厅开展了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在成人高校招生报名系统中增加“农民工考生”报名入口,对农民工考生进行单独划线、单独录取、单独编班授课,目前共有17家院校近200个专业对农民工进行单独招生,1611名农民工通过了报名。各级工会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开办“职工周末大学”和“网络开放大学”,组织职工参加职业学历提升教育,2016年全省共组织100141名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
目前,全省职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211282人,创新研发能力培训12602人,创业、就业培训64477人。
培养更多的“工人创客”
“一个西瓜,你摘下来就卖,只能卖到西瓜的价钱,可如果你在西瓜皮上雕刻了花,那它就不再是普通的西瓜了!就好比我们的工作,你不创新它就是‘地摊货\’,没有竞争力。”诙谐却形象的话引得在座学员们开心地笑了起来。
这样的授课场景,在河北唐山正定期上演着。
在职工中掀起开拓思维、创新思路的“头脑风暴”,唐山拟定了未来目标:力争1年内建立起市、县区、企业三级1000人的创新培训师队伍,通过层层培训力争两年内培训百万职工。
提升职工岗位创新和创业就业能力,河北各级工会正着力培养出更多的“工人创客”。
2016年,河北省总以技术技能和创新培训为重点,和各级工会联手,从一线工人创新能手中选拔1000名,单独给这些人“吃小灶”。河北省总划拨100万元专门经费,设立 “创新课堂”,围绕创新创业管理、传统工业创新、互联网+新兴行业创新、现代服务业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创新5个主题,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以期他们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产生裂变效应,带动身边的更多一线工人为企业创新发展出力。
对于培训班人员的设计,河北省总工会坚持“高徒”配“名师”,邀请北大、天津大学等名校的教授前来授课。 同时,由“华夏第一炼钢工”郑久强、全国劳动模范秦海滨、第14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苏健、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标杆”张雪松等,为学员们现身说法,讲述自身创新经验和历程。
与此同时,河北工会与科技部门联合搞好创新能力培训,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建立了1500多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吸引高技能人才近万人,引领广大职工岗位创学、岗位创新、岗位创优,形成技术创新成果11.4万项。
在企业中,培养职工创新能力的好招频出。河北钢铁集团坚持开展“一线职工岗位创新流动大讲堂”活动,不定期组织优秀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优秀创新成果主创人、一线职工发明家等优秀专家型人才,到所属子公司进行现场授课,与一线职工互动交流,调动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的积极性,增强职工“我能创新”的信心和能力。
据了解,2016年,河北全省共组织开展创新能力培训班80多个,参训职工6226人。一人带多人,河北工会正在开启“万众创新”的“新引擎”。
新闻推荐
为健康上把锁,为美丽开扇门——《健康美丽新女性》。 保持健康与美丽,不仅需要我们积极地进行自我保养与修炼,更需要懂得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如疾病的认识与预防
为健康上把锁,为美丽开扇门——《健康美丽新女性》。保持健康与美丽,不仅需要我们积极地进行自我保养与修炼,更需要懂得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如疾病的认识与预防、不良心理的调适;科学的美容护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