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关育兵
单从题目来看,老师向学生众筹买车,如同官员向管理对象索贿一样,让人难以接受。
读完消息,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不堪。这件事情的发生带有特殊性,自称是该老师学生的网友道出的实情是:已经毕业并参加工作的同学们邀请老师一起聚餐,酒醉之后听了老师的吐槽,大家提议老师发起众筹买车,老师觉得可行,就把信息给发出去了。这样病急乱投医的方法当然不恰当,但有了这层底色,多少会让人觉得可以同情。他刚买了房又进行了装修,欠着银行贷款,没有能力再买车,又不愿意妻女受颠簸之苦,如此想来,有悖师德的天平是否能够稍稍平衡一些呢?
另外,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不同于普通学生,老师难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对学生进行报复,也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心理压力,有的话,也是碍于师生之间的情面。这表明,该老师的行为虽然不妥,但还是有底线的——并没有向自己现在任教的学生众筹买车。
还需注意的是,该老师的众筹,更像是借——他打算在学生们结婚时打红包偿还。如果这一承诺已得到兑现,那人们多少又可以多一些谅解了。
当然,笔者并不是替老师开脱,而是认为我们要学会理性看待问题。捧杀和棒杀,并不能教会我们客观。不可否认,该老师在众筹买车的过程中,有许多做法欠妥,没众筹的学生还被老师删除好友,更是错上加错。但众筹买车并非不可以,老师也是普通人,没必要对其加以道德的桎梏。只是他若把信息发在朋友圈,无论亲朋好友还是学生都凭自愿参与,也就没有这场风波了。
新闻推荐
新华时评□新华社记者徐博随着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候鸟式”退休人员不断增多,医保随人走实现“漫游”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迫切需求。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给出的时间表,2017年将基本实现符合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