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莫俊)昨日,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邕剧《玄奘西行》在南宁举行开排仪式,这意味着该剧进入紧锣密鼓的排练阶段,并很快与观众见面。《玄奘西行》的排演,是南宁市实践“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
《玄奘西行》由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指导,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创作演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毛小雨担任编剧,新锐导演王香云执导,广东省曲艺家协会理事陈锦荣负责剧本移植,著名作曲家卜灿荣担任唱腔设计,广西第一文武生黄俊成主演。该剧以玄奘西行历险、天竺求学、载誉荣归三个段落展开情节,讲述了玄奘为探究佛理,执着信仰、追求理想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高僧形象。
2016年,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契合“一带一路”主题,申报大型邕剧《玄奘西行》项目,一举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评审通过。作为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玄奘西行》的题材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与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主旨相吻合。艺术基金要求作品反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体现中国精神,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而这部作品正是蕴涵了这些内容。
《玄奘西行》的排演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戏曲传承发展工作,将其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以扶持和保护;“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也为对外文化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契机。南宁市排演大型邕剧《玄奘西行》,就是将这两个重要背景串联衔接的一个“文化符号”,将对传承推广发展南宁地方戏曲文化,增强南宁文化自信起到重要作用。此外,《玄奘西行》的排演体现了时代精神。玄奘出使西域传播中国文化,他的事迹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不谋而合。而南宁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排演该剧是南宁市实践“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邕剧《玄奘西行》有两大优势。一是邕剧表演重武戏和做工,用文武生行当刻画玄奘这个表演吃重的人物形象贴切合适。邕剧有自己独特的高难度表演技巧,如“跳台”“大过山”“十八罗汉架”“双照镜”“莲花座”等,既符合佛教内容和题材,又适合表现西行路上的凶险与艰难,这是独特剧种和传奇人物的绝妙组合,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特色和魅力,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二是广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点之一,以邕剧形式演绎玄奘这位对中国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意义不言而喻。
据悉,《玄奘西行》将于今年在全国巡演40场。
新闻推荐
2月12日,在德国首都柏林,首届“亚洲璀璨之星”最佳编剧获奖者刘震云(左四)、最佳导演获奖者徐浩峰(左六)、最佳制片人获奖者叶宁(右五)出席颁奖典礼。新华社记者单宇琦摄新华社柏林2月12日电(记者张毅荣)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