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政调研,是海关深入外贸企业解决进出口商品税率、税号、监管条件等政策调整诉求的一项重要工作。济南海关驻滨州办事处通关科经毛雪燕、吴王平两任科长探索耕耘,逐步形成了闻名关区的“老吴税政调研工作室”。2012年-2015年,上报税则调整建议18条,其中6条被采纳实施,每年为辖区企业增加效益数千万元,成为海关落实供给侧改革,从细微处服务外经贸发展的典型代表。
2016年《关税实施方案》采用滨州海关建议,每年为滨州皮革加工行业节省成本千万元
2015年初春,吴王平与科员刘莎莎到辖区滨海皮业有限公司开展进口牛皮价格核查,期间向企业介绍海关税政调研工作并征求意见。企业反映,其所在沾化皮革园每年进口生皮超250万张,年加工能力约300万张,但皮革鞣制环节的污染问题一直是老大难:一方面,国内皮革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生产规模逐年增加;另一方面,皮革鞣制普遍使用铬鞣剂,价格低廉但对环境和皮革本身污染大,使用进口无铬鞣剂,则税费成本高,在市场和原材料双头挤压下,企业利润微薄,积极性不高;再一方面,国家严控污染,绿色环保是大势所趋,皮革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迎难而上代价太高、效果有限。希望从政策层面降低无铬鞣剂的进口关税,帮助企业破解皮革鞣制污染难题,支持行业转型升级。
为摸清底数,工作室兵分两路,一路搜集皮革鞣剂详细资料,另一路赴辖区皮革加工企业实地了解鞣制流程和下游贸易情况。并在济南海关关税处支持下,展开了面向全关区的皮革加工行业调研。期间,赴7家皮革厂,与管理、生产人员进行10余次座谈,收集资料21份,并到行业协会征求意见。经了解,目前国内铬鞣剂的年用量近10万吨,环境承载压力大。无铬鞣剂是发达国家正在应用的一种新型鞣剂,用量少、污染小。特别是,降低税率短期内对国内产业影响有限,还能刺激行业淘汰产能,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从根本上解决皮革鞣制污染问题。经深入考察论证,工作室提出了“对‘无铬鞣剂\’增加子目并降低进口关税税率”的建议。
税收关乎国计民生,税率不会轻易调整。就无铬鞣剂而言,每年的贸易量仅几千吨,海关税则作为国际通用且具法律效力的一个整体,为此单独增设一个本国子目难度很大。而且,降税关系税收和行业发展,各部门非常谨慎。为此,经关税处协调,工作室会同企业代表一同赴上海归类分中心当面汇报沟通,在其指导下从更专业的角度完善相关材料。同时,积极推动滨州市政府成立由海关牵头,商务、国税、协会、企业参与的“税政调研工作组”,多部门联合发力。经几上几下协调推动,建议最终得到税则委审查人员的肯定和支持,在2016年《关税实施方案》中,无铬鞣剂的进口关税税率由6.5%降至3%,降幅54%,经测算,每年可为皮革加工行业节省成本千万元。环境成本显著降低,行业产业链逐步向高端产品延展。
海关税政调研以其实实在在的成效,成为联系广大进出口企业和国家宏观政策制定者的桥梁,也成为基层海关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抓手。正如滨海皮业魏经理所说:“想不到,我们的诉求能直达‘中央\’,还能采纳施行,海关税政调研真是接地气、办实事的一项工作。”
税则委采用的“铸钢丸(砂)降低出口关税税率建议”,铸钢丸(砂)的出口关税税率由25%降为0
铸钢丸(砂)是一种用特种材料经特殊热处理制成的精密金属磨料,用于航空航天、高铁、船舶等高端设备制造业的表面处理和腐蚀防护,可有效提升钢铁构件表面平整度和服役寿命,与普通钢铁颗粒相比成本降低约30%,效率提高20%,曾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和实用新型专利。
然而,工作室在监控企业出口数据时发现,国家对税号72051000项下“钢铁颗粒”征收25%出口关税后,辖区某公司生产的高碳铸钢丸、铸钢砂出口价格大幅上涨,比国际市场均价高出近23%,年出口量从高峰的3万多吨降至100吨,国外市场占有率由原来的30%萎缩至1%,抛丸业受到严重冲击。时任通关科科长的毛雪燕敏锐察觉到,这可能是政策“误伤”,必须迅速弄清事实,遏制下降势头。很快,毛雪燕带队到企业展开为期一周的跟踪调研,发现铸钢丸(砂)不论成分含量,还是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均与国家限制出口的“两高一资”钢铁颗粒本质不同。企业也迫切希望降低出口关税税率,让高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
工作室决定纵向突破。将铸钢丸(砂)列为年度重点调研题目,全力推动;在总关关税部门指导支持下,邀请海关总署和上海归类分中心的业务专家2次到企业实地调研,并邀请业界专家参与技术研讨;立足国家宏观调控,结合产业趋势、海关监管风险、对关联产业影响及是否存在衍生风险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论证,《调研报告》5易其稿,重点解决了铸钢丸(砂)与普通钢铁颗粒的辨别区分、如何简便海关查验操作等具体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报告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此外,积极横向沟通,促成了行业协会框架下的内部探讨,并会同企业及中国机械工业协会代表赴总署沟通汇报。经过近2年坚持不懈地跟进推动,在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中,铸钢丸(砂)的出口关税税率由25%降为0,每年仅辖区一家企业就能增加出口创汇近亿元。
2012年至今,“老吴税政调研工作室”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常态化运作机制。2016年,工作室继续紧盯国家政策方向,收集上报建议7条,其中4条已获总署初审通过。
新闻推荐
本报济南讯(大众日报记者贾瑞君报道)凝心聚力绘蓝图,继往开来谱新篇。2月6日,上午,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山东会堂隆重开幕。来自全省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着全省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