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北京市商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7年,北京将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重点,全面推动京津冀商务协同发展。
全年将疏解提升市场120个、物流中心38个,完成动物园地区、大红门地区、天意、永外城等批发市场的撤并升级和外迁,基本完成官园、万通、雅宝路地区等批发市场的调整疏解和升级改造。区域性批发市场疏解仍是各区疏解工作的重点。具体来看,东城区计划疏解商品交易市场商户1283户;西城区则将加快推进重点项目的疏解,完成“动批”全部市场疏解任务;朝阳区将疏解商品交易市场68家、仓储物流基地6家、再生资源回收场站19个,并实现四环路内专业市场基本退出;海淀区计划推进金海来市场等7个有形市场整治;丰台区计划清退转型以玉泉营地区为重点的7个区域性市场,疏解大红门地区的11家市场以及集中在花乡地区的5家仓储物流设施;石景山区则将调整升级9家商品交易市场。引导连锁品牌生活性服务业企业进驻腾退空间,加快服务外包企业津冀布局,推动服务外包行业在疏解中提升。
此外,北京还将充分发挥京津冀物流标准化联盟作用,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继续推进“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建设,启动物流设施建设项目5个以上。引导北京连锁品牌企业在津冀两地开设新店50家。推进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开放,探索开放政策交叉共享。
据介绍,需要疏解的市场主要是区域性批发市场。从具体形态上看,包括一些金属材料市场、鞋帽服装等小商品市场、家居建材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除了疏解还有提升,一些经营业态落后的市场,要提升经营管理模式、服务品质和商品结构。秀水街计划在今年完成转型,实现品牌化经营,还将新增连锁超市等生活服务业态,由市场升级为商业综合体。
旧的市场疏解出去了,新的业态也要请进来。大红门的集美家具城完成了30万平方米空间的疏解转型,同时引进“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和新能源产业入驻;中国涉外服装批发市场——雅宝路市场完成清退的几家大厦,陆续引入了教育、投资、文创、高端服装设计等类型的企业。
新闻推荐
市委召开常委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