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叶一花皆产业

来源:黄海晨报 2017-02-0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一路向北。“北京北路”的尽头,是一个茶厂,名字叫龙宇溪润,是潮河镇“最年轻”的茶厂。

1988年出生的侯传龙,是茶厂的老板。老家潮河镇京庄村,年幼时随父母移居青岛。

2012年初,仍在山东师范大学读大四的侯传龙,拿着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50万元启动资金,回到老家,在村前的一片空地上,规划了一个茶厂的蓝图。

从2 013年起,侯传龙“触网”做电商。为顺利打开网上销售渠道,他打出了“不满意包退换”的口号,茶叶哪怕已开包,但只要不少于原重的80%,就可以无条件退货。

此后,他又将五莲的土特产大樱桃、地瓜干、板栗、各种杂粮等,利用茶叶电商平台销售。在周边发展了一批固定、可靠的供应商,为当地丰富的农产品在网上找到了一个顺畅的出口。

如今,他的茶叶品牌在济南、青岛、潍坊等地非常畅销,在青岛的五莲特产专营店更是火爆,公司年产值超过600万元。

“我的根在这里,是茶叶留住了我,成就了我,我也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喝到纯正的日照绿茶,五莲绿茶!”虽然家住青岛,但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回流的“新青岛人”。

当进城的风潮渐渐淡却,“回流潮”早已悄悄兴起。一些人回到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上,用更加先进的理念和生产方式,让土地释放出更大的红利!

刘家坪:在传承中创新

采访车在并不宽敞的县乡道路上前行,两侧群山在车窗外快速倒退,此行的终点是刘家坪。

刘家坪,是一个村子,也是一个茶叶商标。茶因村而得名,村因茶而扬名,这就是刘家坪。

刘家坪村,在市北经济开发区西15公里处。先前属于原魏家乡,2000年全县乡镇区划撤并后属现在的潮河镇。村子四面环山,北有王子山,南有会稽山;东西两侧分别是斗米山和寨山。

1967年,这里是日照第一批“南茶北引”试点成功的村子之一。当年的老茶园,就在村西的寨山山腰。

在山下的振承茶叶合作社,冬日的阳光透过落地玻璃洒进来,刘振承将红茶斟满几个玻璃茶杯,茶香氤氲开来。

与侯传龙不同,1982年出生的刘振承出生在一个茶叶世家,他的爷爷刘为甲,就是“南茶北引”的主要参与者。传承至今,已经整整半个世纪。

从19岁高中毕业,刘振承就回家与茶叶打交道了。“每天早晨100多份鲜叶,有用过化肥的,我打一眼就能看出来!”多年的历练,刘振承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2014年,刘振承创办茶叶合作社,与周边数十个村庄的茶叶种植户达成协议,统一管理、统一配肥,禁止施用农药、化肥,以市场价两倍左右的价格收购鲜叶。

去年,刘振承引进了无性系茶苗,并且试种成功,成活率达到97%以上。

在村后,占地数百亩的生态茶园正在建设,茶园大量运用物联网技术,浇灌、喷淋、施肥全部实现自动化控制,还能够实现从茶叶到种植的全程视频回溯。他想要开创一种茶叶种植生产的新模式:私人订制茶园———一次性买断单位面积内茶树一年的产茶,由合作社代为管理、炒制。“不少高端客户,就看重这个!咱们就是为了让客户放心、满意!”面前这位敦实的山东汉子,信心满满!

王家窑:

在潮河镇王家窑村,有一个3800平方米的花卉种植基地。一进门,各色的蝴蝶兰仿佛活的蝴蝶,翩翩起舞。

蝴蝶兰花期处于春节前后。它的出现,仿佛就是为了庆祝过年的喜庆。

订购的多,自然就有了市场,附近村里农闲的妇女,也会趁此赚笔外快。

园里每年招三季短工,3月一批、8月一批,还有春节前一批。春节前的这批,工期一般40天左右,招的人最多,也是最累的。

今年园里招了50个短工,加上原有的15个长工,应对今年的火爆订单,足够了。

52岁的范丰芝就是插花匠里的一员。

范丰芝家里还有七八亩地,每年秋收完就没事了。“每年这时候都会到园里帮忙,今年是第3个年头。和老板熟了,不用打招呼,一到这个时间,自己就过来了。”范丰芝笑着说。

家住苗王庄的她,每天早上骑着电动车,10分钟就能到园里。7点半到,每天干8个小时,只有吃饭的时候才舍得休息。“我们都按支算钱,我一天插个百八十支没问题,一个月也能赚个两三千。”范丰芝边说边给手里的蝴蝶兰系好红色蝴蝶结。“现在日子好过了,我们老两口都是一边挣一边花。”范丰芝看了一眼女记者,眼里满是关

春天在温室中绽放爱,“我姑娘就和你差不多大,现在在石臼打工,已经不问我们要钱了,过年还能余出来点给我们呢。”

室外寒风凛冽,室内彷如初春。进来十分钟,同行的记者把厚重的羽绒服一脱,扛着相机,轻装上阵。

蝴蝶兰喜热,所以大棚里的温度较高。挂在旁边的温度计也热得“烦躁”,里面的红线,在26度那里来回“溜达”。“马上过年了,每天过来看花的特别多,客户咋要求我们就咋弄。”汗珠子一滴接着一滴,顺着范丰芝的脸往下淌。“来来,都歇歇,刚摘的小柿子都过来尝尝。”70岁的王海玲吆喝着,顺着不到半米宽的路,挨个招呼了个遍。

王海玲端着盆,从旁边路过,范丰芝顺手拿了一把塞进口里,“真凉快!”“这是我们老板的娘。”范丰芝向记者介绍王海玲,“人可好了,拿我们就像亲闺女似的。”大棚里温度高,王海玲就经常洗点水果给干活的妇女,让她们败败火。

农忙、插花,范丰芝的小日子一年又一年,忙碌而充实。二“现金还是支付宝?”郑召彩笑着询问客人。48岁的郑召彩是老板的亲戚,从2012年开园就在这干会计,她见证了花卉园一步步的发展,算是“元老”了。

自家的花卉园自然格外上心,除了对账、收钱,郑召彩还负责给园里的花浇水,得空的时候也拔拔杂草。“我家里没有地,原先的时候就在家耍,给老伴做做饭。”郑召彩边说边把客人的地址记了下来,以备送货时用。

收钱、核对、拉开抽屉,把几张崭新的纸币塞进一沓钱里。郑召彩顺道起身,和记者攀谈起来。“我家老任在五征集团干活,12月刚内退,准备到时候也过来帮忙。”郑召彩说,“现在唯一的心事就是儿子了。”

郑召彩的儿子在青岛打点零工,25岁的年纪正是喜欢新鲜玩意的时候。见惯了大城市的热闹,对于家乡的简单生活,怕是不习惯了。“要是找了个青岛媳妇,就得在那给他买楼咯。”郑召彩顺手拿起一块抹布,把身旁“宝莲灯”的叶子擦得发亮。“只给他付个首付,多了也没有,剩下的靠他自己了。”郑召彩笑了笑,眼神里不知是无奈还是亏欠。“等到时候有了孙子,我们就专心在家看孩子,老头子那点退休金,在五莲,足够了。”对于未来,郑召彩早已有了计划。

酸枣打开的财富“魔盒”“1月份的枣,没了水分,剩下的都是宝。”张英说的枣,是小酸枣。如今,在五莲,酸枣的加工生产已经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产业链。“酸枣肉做酸枣汁,酸枣核做颈枕、枕头、手串、酸枣核茶……对于治疗失眠效果很好。”张英向同行的记者介绍着,“每到入秋,当地的老百姓就会去山上采酸枣,都是野生的。”张英顺手一指,工厂的大院里满是酸枣堆成的小山。“越是鲜枣越便宜,越是现在大冷天自然风干在树上的收购价格越贵。”看着记者们都一头雾水,张英忙笑着解释道,“越老越值钱”!除去了看似饱满却压沉的重量,历经风吹日晒,留下了满满的药用价值。酸枣的收购价格,也由入秋时的3元每斤,飙升至现在的12元每斤。

每年秋收完,附近村里的老百姓都会上山采枣。酸枣是大自然的恩赐,山上有成片的野生酸枣树,收集过后卖给收枣的工厂或个人,也能赚上一笔辛苦钱。

身为80后的张英,前些年曾在日本打工,丈夫在五莲银河果汁公司做销售,当时只生产酸枣汁,酸枣核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对于酸枣核茶的功效,张英说自己也是意外发现的。因亲戚常年受失眠困扰,张英根据自己对酸枣核的了解,就给亲戚用酸枣仁泡水,没想到亲戚觉得改善得很好。这样的效果更让张英下定了做酸枣核茶的决心。

收购的酸枣微微晾干后再进行脱皮、挑拣等程序后便开始炒制。野生酸枣核经高温连续炒制一个小时左右,待外壳微微裂开、木香味飘香的时候,酸枣核茶就出炉了。“我只想做大自然的搬运工,让更多的人远离失眠的烦恼。”张英笑着,眼神坚定地说。而这也是张英创业的初衷。 

新闻推荐

区物价局强化价格监督 规范价格行为刘颖 冯雪松

东昌府讯去年,区物价局针对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关系民生的问题,开展了系列检查工作。通过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为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价格环境。去年3...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槐花的约定王春然2017-02-06 00:00
评论:(一叶一花皆产业)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