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古镜反射着铜色的光芒,翻开尘封的记忆,我看见中国的脚印,倾听历史的声音。
远方的回音,遥远的心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这是民族英雄岳飞的声音。“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声音气吞山河,踏着硝烟滚滚的时代风尘,从史册中走来。那声音凄凉悲鸣,让他承受了家国兴衰的无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名垂青史的政治家范仲淹的声音。在这不朽的声音里,既没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也没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无悔。有的只是那远大的抱负与无边
的豁达。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宋代才女李清照的声音。黄花遍地,鸥鹭惊起,这声音凄凄切切,情何以堪?这声音造就了乱世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还有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呐喊,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那是真正的大美。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古人的心语。
沉重的心音,不屈的呐喊
历史是不会止步的,它载着中华民族驶入近代。驶进了那个满目疮痍、任人宰割、弥漫阴霾的时代。我分明听到了昆仑的悲拗,黄河的呜咽,圆明园的呻吟,香港、澳门的哭泣,还有那“东亚病夫”的喊叫,以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叫嚣。华夏母亲深深的皱纹里溢满了苍老的眼中流出的泪水。一张张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一片片华夏热土的割离,洗刷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岁月,消散了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我又分明听到了黄河涛涛,长江滔滔,昆仑山在呐喊,卢沟桥在咆哮,南昌起义的枪声,五四运动的怒吼,飘出一支支不屈不挠、奋斗拼搏的歌谣。“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是中华儿女最后的吼声,这声音风起云涌、四海翻腾。曾淹没于哀叹里,隐匿于自卑中,衰弱于列强的铁蹄下,但它永不消亡。任沉浮、任升腾、任它地裂天崩,这声音始终响彻于革命战士心中。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不屈的呐喊。
自豪的强音,憧憬的呼唤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1949年中国向世界发出的最雄壮的声音。曾经独立寒秋的诗人,以他浓重的湖南口音,宣告了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也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辉煌。这自豪而庄严的声音,走过了两千多年的漫漫长途,穿越了浓重凄苦的悠悠长夜,它浸透着泪,它饱蘸着血。在世界的东方,激荡的是一声轰响,站立的是一个民族。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是曾经响彻大江南北的声音。这声音,为人们传递着富裕的信息,为人们勾画出醉人的蓝图。
中国不再懦弱,黄河不再呜咽,华夏母亲不再流泪,香港、澳门不再哭泣……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时代的自豪!
历史的回声叩响心扉。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史为歌,可以明正邪。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沧海桑田,花开花落。在时光不止的脚步声中,历史的声音永远定格在我们记忆的深处……
新闻推荐
余泽民在来永强主管过的病人里,他对一位来自内蒙公安厅的女病人印象最深。患者是一位身材苗条、性格文静、戴眼镜的女孩,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安贞医院就诊,当时只有二十六岁。女孩的主诉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