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出海医疗目前总体还处于教育市场的早期阶段。换言之,这仍然是一个小众市场。对于普通人来说,到国外看病可行吗?
海外医疗受到关注
2016年8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了2016年至2017年度最佳医院排名,梅奥诊所(下简称“梅奥”)再次位居榜首,克利夫兰诊所位居第二,麻省总医院位居第三。
过去两年,已经有不少人找惠每医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每医疗”)的CEO罗如澍,向他咨询如何能到梅奥看病。2015年1月,美国梅奥医疗集团宣布与高瓴资本在中国合资成立惠每医疗,这是梅奥在海外开设公司的第一站,负责将梅奥医疗和培训体系引入中国。
“我们并不以转诊为盈利目标,但需求的确在。”罗如澍说,公司成立的第一年,惠每医疗就已经向梅奥转诊了100多名重疾患者,这个规模并不算太大,“中国的医院往往是重治疗轻诊断,而美国的情况正好相反。”
梅奥在中国的一系列动作,已经暗示了中国出海医疗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中国人开始计划并且有能力去海外体验更好的医疗服务。
随着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适应于海外游,“医疗”作为海外游的增值服务,也开始受到关注。在易观智库2016年发布的《中国海外医疗旅游市场专题研究报告》中,将市场需求分为医疗和保健两大分支,其中医疗需求包括重症求医和医美整容,保健需求则主要是体检和养生服务。
严格的体检标准、先进仪器和周到的服务吸引人去日本体检;去泰国做试管婴儿,既省去了在国内苦排长队,同时能获得高性价比的治疗;印度用仿制药的差价优势,吸引了全球的丙肝患者;而到韩国整容、到美国做肿瘤手术,则是出于对其顶尖技术水平的信赖。海外游行的目的地,已经与各种特色医疗项目相结合。海外看病体验的需求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并催生出不同中介服务机构在不同的医疗细分领域深耕。
国外体检与国内不同
65岁的张云茹,清楚记得去年9月在日本东京三田医院体检时的种种细节。“体检中心里很安静,跟国内完全不一样。我们要换专门的体检服,先坐在沙发上等待,每个项目只需要等两三分钟,就有护士前来引导。”张云茹告诉记者。
张云茹过去每年都会在国内的三甲医院和高端体检机构体检,和日本的体检之旅相对比,她表示的确有差距。日本医生细致周到,让她印象尤为深刻。在一名翻译的全程陪同下,医生会向她耐心解释报告里的每一个数据,而不是简单地划分到中等或下等,甚至连指尖采血也会要求翻译提醒她“有点痛”。
张云茹曾在国内的医疗机构查出有冠心病,医生建议她做支架手术。张云茹吓了一跳,她听说日本的仪器非常先进,于是决定到日本做进一步的体检,以求得到更可靠的结果。最终,日本医生根据数据做出诊断,认为她的心脏病并没有严重到需要手术的程度,不必过分担忧,这着实让她松了一口气。
这次日本体检之旅是张云茹的儿子通过春雨国际预订的,体检只花了半天时间,剩下的日程,则是张云茹带着两岁的孙女在日本到处走走。她吃到了日本老字号的鳗鱼饭,带孙女在迪士尼玩了两天,最后是逛商场,花了两万多元给孙女买齐了一年四季的衣服。
张云茹觉得这趟旅行“很值得”,她告诉记者,体检和春雨国际提供的服务,总计支出3.58万元,除却体检费用,还包括行程定制、酒店、医疗翻译和专车服务的费用。张云茹已经打算今年再跟老伴和孙女体验一下美国或者新加坡的体检旅行。
重症患者选择赴海外求医,“不惜一切代价保命”是其最大的动力。盛诺一家是国内公认的最早帮助重症患者转诊海外就医的中介服务机构之一。“我们的主业就是围绕重病,因为有价值,能救命。”其CEO蔡强对记者强调,作为出国看病全程服务机构,盛诺一家参与的主要是与癌症等重大疾病相关的严肃医疗。
2009年,出国治病的概念在中国内地尚未普及,已经移民澳大利亚的蔡强,得知一位朋友的亲戚从上海转诊澳大利亚的医院,成功完成脑部肿瘤手术,这件事让他意识到帮助国内重症患者出国看病的价值。
然而直到两年后,蔡强在国内做了一轮小规模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知道可以去海外看病的人几乎是零,被调查者包括一些亿万富翁。
2011年蔡强只获得了两个客户。第一个客户是一位患有肿瘤的孩子。孩子家长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了盛诺一家的业务模式,从完全不信任到最后签约,双方的交涉很多。最初,蔡强拟定的服务合同,在对方家长聘请的律师看来“完全不合格”。“我连夜改到两三点,改来改去,严格来说是对方律师帮我改的。现在很多同行的合约都是copy这个,我一看就知道是我写的。”想到自己当年初入行业时的狼狈,蔡强哈哈大笑。2016年,盛诺一家全年服务的客户规模已经超过1000个。
美国的医疗服务费用最高
目前美国的医疗服务费用最高,盛诺一家服务过的客户,赴美治病的平均花费在15万至20万美元之间。
一般来说,海外就医包括两个环节———评估阶段和治疗阶段。如果选择去美国,评估阶段的花费大约在15万元人民币以内,患者可以接受到最先进的影像检查、病理检测和基因测序,以及多学科专家的会诊,而在治疗阶段,在美国做一台心脏搭桥手术的费用约6万美元,而眼部癌症的手术费用大约在13万至15万美元。“我们通常建议,如果在国内能治,可以选择先在美国接受一个阶段的治疗,看效果调整方案。如果国内不能治、而美国的费用又太高,还可以去英国、德国,或者日本。”蔡强表示,目前英国的医疗费用相当于美国的1/2,门诊评估费用大概在5万至6万元,治病环节大概需要60万元,德国的费用比英国更便宜。
另一家主要对接日本、美国重症医疗的中介机构———厚朴方舟的CEO王刚告诉记者,因为意识到美国医疗费用高昂,不少患者会在抵达美国做完诊断后,选择回国或者转去日本治疗。
出国看病也有风险
根据2015年美国远程视频问诊协会的数据,全美医疗机构提供的远程视频问诊达2200万人次。目前,春雨国际的做法是,与线下诊所医生合作,在医生的帮助下,患者与美国专家远程视频沟通,提供第二诊疗意见,然后跟国内的方案对比,再确定是否要出国治疗。“应该提前告知客户存在的风险,出国看病结果也不见得都是好事,我们每年都有患者在美国去世。”蔡强说,做这一行的人,要有很强的心理素质。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去年“十一”期间,新京报曾报道多名游客入境韩国济州被拒,被关“小黑屋”一事。2月16日,南通一名游客告诉记者,他和妻子也在韩国济州国际机场遭遇了“被关小黑屋”。.南通游客滞留韩国济州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