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支持担当作为。建立健全有利于干部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制度机制,大力支持干部在重大决策执行中,依法依规制定有效管用的制度措施,提升工作执行力,对尚无明确规定的领域及事项,主动作出制度性设计或创新;大力支持干部在重要工作落实中,勇于破解难题,敢于触及矛盾,想方设法担当作为;大力支持干部在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措施,结合实际落实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审查等相关规定,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二是实行容错免责。探索建立容错免责机制,对干部在改革创新、敢于担当过程中,主观上出于公心、担当尽责,客观上由于不可抗力、难以预见等因素,未达到预期效果、造成负面影响和损失的行为或过错失误,凡符合容错免责情形的,可以免予追究责任。对经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认定予以免责的单位或个人,不作负面评价,不影响政绩考核,不影响评先评优,不影响提拔使用。同时,严明容错免责纪律,严禁打着改革创新旗号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坚决惩治借改革创新之名徇私舞弊、假公济私以及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
三是加强绩效管理。对“三进三促”服务经济发展、企业服务经理人、政企联动双向挂职等营商环境建设重点工作绩效进行动态考评,建立“工作有痕迹、履责看台账、成效听评价”的考评机制,将绩效考评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常性考察的重要内容,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
四是树正用人导向。大力选拔改革创新意识强、能打开工作局面,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经得住考验的干部,真正把敢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用起来。对因敢抓敢管得罪人的干部,给予客观评价。对墨守成规、不敢担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经教育提醒、诫勉处理没有改正或改正效果不明显的干部,视情采取调离岗位、免职、降职等方式予以处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吕鑫鑫通讯员徐玉华三产服务业反映着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是城市活力的“晴雨表”。而进出口贸易则反映着一个地区的第三产业竞争力,是外向型经济开放的重要标志。作为现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