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6年,市发展改革局牢牢把握“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新发展”总基调,在促发展、增效益、强信心、惠民生等方面出实招、办实事,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宜居幸福的现代化空港新区建设,交出一份精彩亮丽的成绩单。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将该局在精准发力助推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经验做法,呈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参阅,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发展成绩单:“国字号”平台再添新成员
2016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国家级胶州湾国际物流示范园区两个“国字号”发展平台。发改局组织一批精通政策法规、具备丰富专业技术和申报经验的精干力量,多重审核,层层把关,不断完善申报各项环节。先后多次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汇报沟通对接,促成相关领导来胶实地调研,对我市申报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认可。我市申报工作在竞争对手中抢占先机,并最终通过中央各部委的审定。2016年10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局下发《关于支持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复函》,胶东临空经济区获评首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同年10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做好示范物流园区工作的通知》,青岛胶州湾国际物流园获评首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两个国家级平台的成功创建和迅速崛起,使胶州创新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服务成绩单:问情问需为企业排忧解难
该局以“直面问题抓服务,提振信心促发展”为目标,开展“走进百企问情问需牵线”活动,逐一走访、了解102家新兴、创新型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需求,把各项惠企政策送到企业“家门口”,全力解决企业急需的手续时间长、用工难、订单不足等问题49个。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等突出问题,主动联系11家金融机构,组织125家企业参加“银企对接会”,畅通了银企合作渠道,为25家企业“搭桥”,融资4.5亿元。2016年11月,在北京成功举办“胶州—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院企对接”活动,促成我市12家企业与中机总院在智能制造、自动化仓储等领域达成技术合作协议,有力推动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真正实现院企合作“破题”。
借鉴宁波、杭州、苏州等地先进经验,该局提出“在我市实施服务企业经理人制度、‘双向挂职\’等措施”的建议,成功上升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双千”服务工程(千名机关干部联系千家骨干企业)。
项目成绩单:建设引进实现提速增效
该局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科学发展的“生命线”,坚持将重点项目作为拉动投资、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落实“现场工作法”,每周到重点项目现场了解进展、解决困难、督促进度,创新实施重点项目包挂机制和问题解决挂星督办制度等五大机制。对制约项目发展的问题,第一时间召开联席会,现场办公,协调责任部门解决,项目建设实现快开工、早见效。50个重点推进项目中,49个项目开工,26个项目竣工或投产,累计完成投资234亿元,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组建专业招商队伍,赴北京、上海等地洽谈飞机制造、维修项目,成功引进美国太平洋飞机运营、维修项目。组织相关部门到西安、成都、重庆等地,集中宣传我市发展环境,吸引投资,先后与120余家企业进行洽谈。成功引进安徽米汇电商、鼎煜光伏发电等项目4个,总投资10.5亿元。洽谈推进项目7个,总投资137亿元。
民生成绩单:发展成果共享面不断扩大
该局始终将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精心筛选、确定政府实事项目12件,改善中小学教学条件、加快精准脱贫、推进城乡环境整治等一批群众期盼项目实施,完成14处中小学、幼儿园新扩建,全面提升20个老旧小区环境,完善了老城区供热设施。全市40万人将直接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集中开展教育、医疗、旅游、购物、停车等价格专项检查40余次,查处乱收费、价格欺诈、不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38起,受理并查处价格举报134起,将23.9万元不合理收费退还消费者,切实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累计发放物价低保联动临时补贴265.2万元,21057名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和优抚对象从中受益,有力地缓解了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
开展精准脱贫,帮助胶莱镇南店子村解决脱贫资金10万元,疏通村庄排水沟,安装节能路灯,改善了村庄面貌。
改革成绩单:全面深化稳步推进
该局加快行政审批改革,实施“网上审批”,实现办事企业和群众“零跑腿”。共审批项目370个,总投资432.5亿元。
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取消以药养医,公立医院除中药饮片外的药品一律不再加成,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
顺利完成公车改革工作,全市取消各类公务用车415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吕鑫鑫通讯员徐玉华三产服务业反映着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是城市活力的“晴雨表”。而进出口贸易则反映着一个地区的第三产业竞争力,是外向型经济开放的重要标志。作为现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