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日本,很多人第一时间可能想到的是丰田汽车、松下电器、索尼集团、东京的摩天大厦、快速便捷的新干线等等,似乎这就是日本的全部。当然,人所共知的是,日本是亚洲第一个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其现代化程度之深之广备受瞩目。不过,如果能稍稍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日本的现代化之路,其实也无非一百多年;一百多年前的日本,尚属农业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日本从农业国家转型为工业国家,它到底经历了什么?又丢失了什么?
日本现代著名民俗学家宫本常一的《田野调查:被遗忘的村落》,是一本深入探访乡村日本的人类学、民俗学作品。宫本常一曾担任日本观光文化研究所所长,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曾长期住在日本各地的偏僻乡村,和当地居民一起生活、劳作,体验其日常生活,用文字记录下一个鲜为人知的乡村日本,在现代化宏大叙事遗忘的角落里,自在而又艰难地存在。
江户时代至作者写作本书部分章节时期,乡村日本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运行模式,亲属、性别、村社组织,在该模式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维持着乡村日本的稳定和团结,比如村社的“寄合”制度,在讨论事关全村利益的事务时要求全部通过,“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再回到自己的小组继续讨论”。“这样的会议要召开两天,不分昼夜”,直至全部通过,这对早习惯“少数服从多数”、效率优先的现代人士,毋宁是一个思想上的冲击。
深入村社的具体家庭内部,可以发现,在长幼关系上,乡村日本不像城市日本,老者和年轻人之间很多时候并不处于对立的状态。特定情形下,“通情达理的老年女性的想法和看法就成为年轻女性的人生指标和精神依靠”。有些从一线退下来、不再承担社会责任的老人还会“从人性的高度”调解日常纷争。在两性关系上,乡村日本中的男性和女性没有城市日本那般严苛,男女共同劳动,插科打诨,“一起唱歌跳舞,不问是否夜深”,关系自然。在特定的日子,男女还会唱互表爱慕的民谣。性关系上,年轻男女之间比较随便,偷盗形式的性爱,“在婚后相当长的时间还未能了断”,但却丝毫不被视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乡村日本最让人难忘的,恐怕就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他们职业不一,有的是普通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常还得面对干旱、洪涝带来的生存危机;有的则是演戏团体的成员,从一个村庄走到另一个村庄,为不安定的生活前后奔忙;还有的是在海上漂泊、在山间游荡的人,在幸与不幸之间挣扎谋生;另外还有识文断字且将一生奉献给乡村发展的“先知”、公仆,生活却穷困潦倒。正是他们的存在,使得乡村日本让人倍感亲切温暖。
后记中,宫本先生写道,“即使同一个时代,很多事情也因地而异,这不是可以用先进和后进这样的形式简单地一刀切的,而且我们往往瞧不起旧时代的世界以及生活在比自己下层的社会里的人们,想怀有一种悲痛感,但难道不应该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本人着想吗?”站在局内人的视角看问题、办事情,这句话说来容易做到难。在现代都市中居住良久的人,看待乡村的眼睛,多少都带有猎奇色彩。殊不知,那些被遗忘、正在消失中的人、事、物,并非现代化进行曲中必不可少的调子,而是不可挽回的人类生活方式可能性和丰富性的消散。在这个意义上,宫本常一先生的《田野调查:被遗忘的村落》,毋宁是一曲乡村日本的挽歌。
新闻推荐
【数据猿导读】几年下来,在各行各业大数据都成为了热门话题,无论是资本界还是产业界都非常青睐,但大数据最终还是要服务于业务,还是要有效地支撑决策来源:数据猿作者:魏清本文为数据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