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心!”元旦假期第一天,重庆游客张迪在朋友圈无奈吐槽。“乐仔上厕所,我不放心,又不好去男厕,就带着他上女厕,想着反正是隔间,结果有个小姑娘没把门关紧,她尖叫一声,骂了句‘变态\’。”张迪很无奈,做了两年单亲妈妈,这位年轻的母亲越来越觉得,在带孩子出游时,上厕所成了一件“棘手”的事。
到了假日,景区人多,让孩子独自去男厕,张迪怕出意外,带着儿子去女厕吧,又会遇见诧异的神情或者白眼,都会让她郁闷好久。
张迪告诉记者,有些景区设置的残疾人厕所有时也会成为他们的“救星”,“就带着孩子去残疾人厕所呀,终归要好很多。不过,也不是所有景区都有这么完备的设施。”张迪瘪瘪嘴,感叹道。
这种情况将得到改善。记者从国家旅游局在广州举行的2017年全国“厕所革命”工作现场会上获悉,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共同外出,其中一人的行动无法自理,就会在上厕所时遭遇尴尬。“第三卫生间”就是为了解决一部分特殊对象上厕所不便的问题,主要是指女儿协助老父亲,儿子协助老母亲,母亲协助小男孩,父亲协助小女孩等情况。建设“第三卫生间”,有助于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有助于体现“厕所革命”的人文关怀。
记者了解到,旅游“厕所革命”工作推进两年来,广东不少景区、公共场合已经设置了“第三卫生间”。广东省旅游局披露,广东计划今年再建设29座“第三卫生间”,其中5A级景区14座,非5A级景区15座。
谈及“第三卫生间”,成都妹子周又很有感触。今年10月国庆期间,在南京工作的她带着父亲去夫子庙游玩,第一次体验到了“第三卫生间”。“里面有婴儿护理台、婴儿安全椅、幼儿坐便器、无障碍设施等。”周又告诉记者,行动不便的父亲就是使用的无障碍坐便器,坐便器前面就是洗手台,同时还有紧急呼叫系统,随时可以呼叫管理人员。
“觉得特别人性化。”周又感叹,她看见有父母带着孩子来上厕所,“大家都很坦然,甚至有几分惺惺相惜,毕竟都是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嘛。”在周又看来,景区都应该设置一个这样的“第三卫生间”。
据新华社、华西都市报
新闻推荐
说起春运,“拥挤”、“无序”、“混乱”似乎是绕不开的话题。广东省作为全国外来人口务工大省,春运期间旅客出行总量大、客流峰值突出、天气复杂多变,其中高速公路是主要的人口输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