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菏泽牡丹区马岭岗镇村淘点负责人袁俊燕:农村“手买”活生福幸的

来源:齐鲁晚报 2017-02-0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村民时红标在向记者晒支付宝账单。袁俊燕帮助村民选购商品。有优惠活动,袁俊燕会及时发朋友圈。对于即将30岁的菏泽牡丹区马岭岗镇村民袁俊燕来说,刚刚过去的一年她多了个新身份:农村淘宝服务站的负责人,俗称“村小二”,从在外打工到守着家庭干淘宝,袁俊燕和另外105位牡丹区村淘点负责人一起,扮演着这个地区农民网购“买手”、“客服”和联络人的角色,逐渐改变着农村人购物乃至生活习惯。

守着家人干村淘

倍有成就感

1月23日腊月二十三,菏泽市牡丹区马岭岗镇农村淘宝服务站的负责人袁俊燕一大早就赶着来到城里的电商产业园,作为村淘点代表,她要来参加商务局组织的每月一次的村淘点启动会议,确定每个月和商家合作的产品,以便向村民重点宣传和促销。

“我做村淘是从2015年12月29日开始的。”袁俊燕像记生日一样,对村淘点开业的日子记得非常清楚,“开业那天特别隆重,牡丹区和乡镇的领导都来捧场了,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特别热闹。”提起自己的村淘事业,小袁满满的自豪。村淘点开了一年多,小袁为乡亲们从网上代购了十几万元的东西,由于业绩突出、群众反映好,升为领队,负责向周边五个乡镇的村淘点传达信息。

还差四天就过30岁生日的袁俊燕留着“黑长直”,未语先笑,十分有亲和力。她告诉记者,自己高中毕业后就去北京打工,做了五六年客服工作,结婚后就在家就近找了份工作,直到2015年响应政府号召,开始经营村淘点。“我很喜欢经营村淘点,平时帮老乡买了物美价廉的好商品,比自己买到好东西还高兴。现在家里天天热热闹闹,也能多陪陪老人孩子。”

五六年的客服工作显然对袁俊燕帮村民网购很有帮助,她坦言,和外出打工相比,农村淘宝服务站赚钱并不算多,但很适合她的性格和现状,“就是全心全意服务村民,其实很有成就感。”

从牙套到家电

村民啥都从网上买

回村的路上正赶上小年集,马路上摆满了摊点,叫卖声此起彼伏,打工者陆续回到家中,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来赶集,小镇上人气非凡,热闹异常。从牡丹区小留镇嫁过来多年,袁俊燕早已习惯了赶集的热闹和拥堵,但还是感受到了不小的变化。“今年镇上新开了家服装大卖场,集上卖的东西也更多更全。以往人们都是扛着大编织袋买年货,现在你看好多人空着手闲逛,就图个乐呵。”

确如小袁所说,原来那些背着蛇皮袋、衣着土气的老农几乎不见了,二三十岁、衣着时尚的年轻人占了多数。“现在农村几乎什么都能买得到,好多村民的年货早早在网上订好了,人们逛街就图个休闲娱乐。”一路上,袁俊燕的手机响个不停,不断有村民向她咨询。“平时买啥的都有,小到帽子枕头套,大到几千块钱的家用电器。我记得有位村民还从网上买过牙套,还有买自行车胎的,挺奇葩的。常见的生活用品公司组织统一配货,比城里超市还便宜,又能保证质量,只要村淘有啥优惠活动,我都同步发个朋友圈,一发信息就有来买的。”

从半信半疑到习以为常,在马岭岗镇,网购已变成村民们新的生活习惯,袁俊燕的买手经验也从一次次下单中不断积累。她有几条网购经验:下单不能只图便宜,产品评分不能低于4.7,先看销量再看评价。万一买到村民不满意的商品,自己先垫付村民的退款,再与店家沟通退货,这样逐渐获取村民的信任。

外出打工

网购传递关心

穿过热闹的集市,记者随袁俊燕来到她的村淘点,集市吸引了大多数赋闲在家的村民,这里比以往安静了许多。“回来啦,燕!”“回来啦,大娘!”袁俊燕一边和村民打招呼,一边进门查看到店的快递,村民们买的东西五花八门,有葡萄酒、衣服、首饰、图书、电子产品等等。“昨天还有人从这里拉走两千多元的年货。”

除了一台电脑,淘宝点里还摆了几个货柜,平时常见的生活用品村民下了单就可以直接拿走了,电脑旁放着一堆农村淘宝APP的二维码,小袁说她今年的任务除了代购,还有推广APP。

随后,她喊住了路过的村民时红标:“叔,你的快递到了。”“买的啥呀?”“一个吸顶灯。”说着两人拆开了包裹,露出了一个白色吸顶灯。“哎呀,看起来真不错,多少钱呀?”“45元。”“那真挺划算的呀!这次真买对了。”时红标很满意,小袁也很高兴。

时红标告诉记者,他在威海打工,平时他就把自己的农村淘宝账号和袁俊燕的服务站绑定起来,他在威海下单,家人在家门口收货。他向记者晒起了自己的支付宝账单,上个月他消费了2000多元,去年好几个月度消费都在千元以上,网购已成为他对家人表达关心的最新方式。

据统计,2016年牡丹区已启动三批106个村淘点,遍布所有乡镇,2017年计划再发展30个村淘点。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牡丹区负责人向齐鲁晚报记者透露,本月上半月村淘点交易额100多万元,而去年同时段交易额30多万元,增长明显。

去年全年,牡丹区电子商业交易量达156亿元,全市电商交易额1203亿元,连续三年增长超过50%,吸纳、带动就业98万人,电子商务改变农村人生活习惯的同时,已成为菏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随着菏泽取得2017年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的主办权,电子商务已成为这座城市亮眼的新名片。

文/片 本报记者 姚楠 邓兴宇

新闻推荐

山艺校考开考,编导类专业升温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省内网报人数增幅达94%

本报记者郭立伟网报人数较去年增长个别专业增幅超90%2月5日,山东艺术学院校考正式开始。5日上午山艺举行2017年艺考媒体见面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17年,山...

相关新闻:
追忆冯其庸先生2017-02-11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菏泽牡丹区马岭岗镇村淘点负责人袁俊燕:农村“手买”活生福幸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