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激发孩子“诗心”,老师各有高招 课前诵读、故居凭吊、阅读传记,与古诗词时空距离近了

来源:齐鲁晚报 2017-02-1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的学生在诵读经典古诗词。(资料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句话如烙印般深深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底深处。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恰如一位穿越时空的古代文人悄然而至,拂掠心田,带我们领略诗词中所蕴含着的激越高亢、清婉秀丽、平淡质朴之美。

2月13日,济南市中小学正式开学。面对席卷而来的古诗词热潮,中小学生们如何学习并喜欢上古诗词?为此,齐鲁晚报记者采访了省城中小学校的五位语文名师。

文/片本报记者李飞

济南市纬二路小学李传芳

从《千家诗》《唐诗三百首》

开始诵读

济南市纬二路小学语文老师李传芳说,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满足了人们进一步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渴望,引发全民初探文化“博”、“大”、“精”、“深”的热潮。节目中涌现出的多位中小学生,他们展现的不仅是广泛的诗词积累,还有落落大方、从容淡定的儒雅气质。

“如何才能培养出具有如此独特气质、文化底蕴的学子呢?”李传芳老师引用《文心雕龙》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选手对答如流的背后是海量背诵的支持。

“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除了在学校语文课堂学习外,建议孩子可以从《千家诗》或《唐诗三百首》开始诵读。”李传芳老师表示,还可以阅读诗人故事,了解诗词创作背景,拉近孩子与古诗词的心灵距离。

李传芳说,13岁前是记忆力的黄金期。大量的读记对于大多数儿童而言并没有成年人想象的那么困难,有的幼童在玩耍中就能做到边听边记忆,4岁的孩子只反复听就可轻松背诵《三字经》。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可采用“书读百遍”读书法,逐步做到熟能成诵。

她举了个例子,她所在的六年级3班,班里的小林同学率先运用此方法读《大学》,当他读到第77遍时,就能熟练背诵全篇内容。目前,全班同学已挑战完成“读《论语》25遍”,大部分同学完成“读《大学》100遍”,这个寒假又挑战了“读《中庸》100遍”。“孩子们并没有感到空虚乏味,而是觉得很简单,只要每天认真读就好,而且越读越起劲,还带动了课外阅读量,培养终生阅读习惯。”她说,孩子们以经典为友,汲取书中智慧,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期末学业水平考核成绩突飞猛进。背诵诗词的方法亦复如是。

历城区实验小学王克梅

开发校本课程

评选诵读明星

“无论是耄耋之年的大学问家,还是孩童,其中喜欢古诗词者一直在诵读和研究诗词。”历城区实验小学语文老师王克梅说,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古诗词呢?

她以自己所在的历城区实验小学举例,首先学校将古诗词诵读纳入课程体系,开发了校本课程《诗文诵读手册》,一共十级,每一级40首。十级之外还有“诗文诵读超级小明星”,要背诵185首诗。然后搭建平台,创造诗词诵读的氛围,引导家长参与,开展诵读比赛,设诗词接龙社团,评选“诗文诵读示范班”“诗文诵读小明星”等等,让学生充分享受诵读诗词的乐趣。

王克梅老师还以身示范,用自己对于诗词的热爱来陪伴学生,唤醒学生内在的喜欢。每天的晨读,课前三分钟的展示,每周的社团,都是学生诵读、积累、沉淀的时间。

“看着学生们沉醉在诗词中,那求知若渴的眼睛,那朗朗的诵读声,那由此散发出来的自信,都深深吸引着我。”王克梅老师常常和学生们一起不由自主地朗诵:“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济南市东方双语李晓蕾

带学生访古迹

寻诗人印迹

“诗词大会的热播,引发了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语文老师李晓蕾举了个身边的例子:春节期间,家人聚在一起,侄儿和女儿拉着她玩起了“飞花令”,两个孩子有模有样,抑扬顿挫地朗诵含有“山”“花”“月”“水”等词语的诗句,家里面洋溢着快乐的气氛。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反思自己的诗歌教学,也曾做过一些探索,引领学生走进中国灿烂的文化瑰宝——诗歌。”李晓蕾老师分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课前诗歌背诵演讲、课堂上注重描绘诗意、课下拓展阅读,走访名人古迹。

课前诗歌背诵演讲。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首古诗,并从诗歌背景、内容、历史故事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来解读这首诗,按学号轮流来,不重复。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接触了近百首古诗。

课堂上注重描绘诗意。讲解诗歌最难的是涵泳品味,常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结合课文注释,与诗中情、诗中景、诗中人进行沟通交流,领会诗意。发挥想象,先把诗意在头脑中构成完整的图景,再把图景描绘成流畅优美的文字。按照“理解诗意—勾画图景—语言描绘”的步骤,让学生在诗意、诗情、诗境里徜徉、涵泳品味。

课下拓展阅读,走访名人古迹。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意,就要了解诗人的生平及创作历程,如学习李清照、辛弃疾的诗歌后,印发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把栏杆拍遍》等介绍作家生平和创作历程的优美散文。同时带领学生走进漱玉泉畔的李清照纪念堂、大明湖南岸的稼轩祠,寻找诗人的印迹。

济南实验初中黄淼从诗人传记入手

了解诗词真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生活的诗意;“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刘禹锡生活的诗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生活的诗意……

济南实验初中语文老师黄淼表示,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是我们学习古诗词的目的。

她引用中国诗词大会评委康震老师的话说:古典诗歌的价值,其一是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到一些古人的生活情境和思想情境,并基于此而进一步了解古代的社会与生活;其二是从古诗词等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我们的生命才能成为锦绣文章。每个人对诗的真意都有不同的理解,但只要它能对我们的内心有催发,能使我们感动,能唤起我们对生活的信念,就是诗的真意。

黄淼表示,经典之所以经久不息地烛照后人,因为它们凝聚了千百年来人类关于诸多命题的感悟。吟咏诗歌,不仅可以使人博闻强记,积累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在反复吟咏中能受到诗歌的熏陶和感染,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诗人的感情,诗人在诗中所描绘的每一个客观事物都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

“通过背诵,我们既能跨越时空与他们沟通、对话,也能与我们自己的内心对话。当然,我们说的背诵,不是死记硬背。”黄淼老师说,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可以从诗人的传记入手,在了解社会历史、诗人生平经历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的感悟和思考。“同时,我们还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尽管时空相隔,但古诗词的情怀和精神仍能与我们的人生和命运发生关联,古人的心声,一样可以打动今天的我们。”

山东省实验中学李鸿杰

高中生读古诗

要成诗人“知音”

“高中时光,是接近成人的年龄段,要从这一阶段学会解读古诗。”山东省实验中学语文老师李鸿杰说。

他举了文学史上的一个例子: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对此,文化学者陈鼓应解读认为,庄子是从审美艺术的角度,表现出与物同乐,体现人对世俗世界的超越;而惠子是从物质生活的角度,固然真实,却永无那种超越性,而愈显肉身的沉重。

“对我们生存的世界感性的敏锐,意味着我们对我们之所以存在于此有理性的审视,诗歌正体现这种敏感。所以,叶威廉说,读诗不为别的,在于培养一种心胸。松浦友久说,诗是心灵之歌。”李鸿杰老师说,从这个意义说,读诗,不只是读而成诵,要涵泳体会,成古人知音。“高中时光,是接近成人的年龄段,要从这一阶段,学会解读古诗。”

李鸿杰老师表示,中国诗的特性,顺性而读。如叶嘉莹所说:我们要体会一个人的诗,该怎样进去?如果他是从自然感发写出来的,那么我们就从自然感发来欣赏它;如果他是用思索写出来的,那我们就要用思索去寻求它。

另外,李鸿杰认为中国诗的意趣,正在自然感发上。体现在诗歌语言上,会有明显的非语法化特征。所以读诗,不能简单翻译,如对文言文一般。

新闻推荐

“十三五”181所师范院校不改名 专家:优化评价体系,师范院校也可办成一流

本报记者郭立伟实习生侯春硕将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近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在北京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现有的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激发孩子“诗心”,老师各有高招 课前诵读、故居凭吊、阅读传记,与古诗词时空距离近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