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推进“海上粮仓”建设 加速渔业供给侧改革 ——日照市加快海洋牧场建设纪实

来源:日照日报 2017-02-22 11:07   https://www.yybnet.net/
为彻底破除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单一、养殖模式滞后等发展瓶颈,日照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海上粮仓”建设部署,依靠科技创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创新“耕海牧渔”方式,走出了一条推动“海上粮仓”建设的“蓝色之路”。

同时,坚持规划引领,着眼资源环境保护,加快渔业结构调整,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渔业产业链条,拓展渔业功能。通过渔业与旅游的融合,积极开展人工鱼礁等海洋牧场建设,不断挖掘资源潜力、激发市场活力,构建起了渔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渔业体系。本报记者 田茹 解友财/文 路杰/摄

碧海、蓝天、绿树、金沙滩……这一张张城市名片亮出的是日照这座海滨城市旅游资源优势底牌。如今,远远眺望那片蓝色的大海,它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那是一座正在孕育着希望的富饶蓝色粮仓……

建设“海上粮仓”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山东省情、海情,统筹粮食安全和现代渔业发展作出的一项战略部署。

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渔业发展及“海上粮仓”建设,将其列为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和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谋划,加快发展,积极推进“海上粮仓”建设。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边谋划边实施,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休闲海钓基地建设等一些符合产业政策、看得准、能干成的“海上粮仓”项目工程,先行启动实施,工作富有成效。至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0.8亿元,其中,蓝色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0.7%,海洋产业增加值近5年平均增长13.5%。

据悉,自2005年,日照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开始向大海要“良田”,打造“海上粮仓”,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建设了三大区域、上百万亩的海洋牧场,倡导海面、海体、海底多层次生态立体养殖,已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1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基地7处,其他人工鱼礁区23处。海洋牧场中独特的黄海冷水团鱼类养殖成为世界水产养殖史上的创举。海洋牧场建设在日照取得了新的突破,海洋在“十三五”将向绿色低碳、安全优质的方向发展,建设海洋牧场成为顺应当前和今后发展态势的重要着力点。

向海洋要“良田”

日照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优质的海岸线资源。海岸线长168.5公里(不含海岛岸线),海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内水、领海),有5个沿海区,11个沿海乡镇,152个渔业村居,渔业人口13.1万人,渔业劳动力5.4万人,其中从事捕捞渔民1.7万人。拥有各类渔船4673艘,总功率24.2万千瓦。现代渔业,成为日照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之一。发展海洋牧场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自古以来海洋是人类获取优质蛋白的“蓝色粮仓”。在山东建设的海洋牧场中,日照市一直走在前列。

回顾历史,日照市是全省建设人工鱼礁最早的地市之一,前三岛人工鱼礁建设项目是全省首批人工鱼礁建设示范点。金字塔状的鱼礁由钢筋、水泥浇筑而成,上有透水方孔,表面上附着藻类,吸引鱼、虾、蟹前来安家,形成海洋牧场。

面对日趋枯竭的海洋资源,如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是个难题。人工鱼礁建设项目的实施,在缓解海洋捕捞压力、养护海洋渔业资源、吸纳转产渔民、实现渔业生产方式的战略性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波光粼粼的海面下矗立着一个个寄予生命希望的载体……这些“海底新居”让近海的海洋生物由“游客”变成了“常驻居民”。

截至目前,日照市人工鱼礁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带动4亿元社会资金投入,投礁后比之前的渔获量平均提高2—3倍,而且渔获物中优质鱼类的比例和规格明显提高,人工渔礁建设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与改善,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016年12月,由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市发改、财政等8个部门单位会签,经日照市人民政府同意,《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日照市“海上粮仓”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加快推进的五大主导产业、四大重大工程和五大保障体系,以及将要落实和正在落实的67个发展规划项目。

伴着这铿锵有力的号角,近年来,日照市加快海洋牧场建设的步伐坚实有力。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2016年6月印发的《关于公布2016年度“海上粮仓”建设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日照市5大类14项目榜上有名。其中,海洋牧场项目7个,占全省的22.6%;渔港经济区项目3个,占全省的21.4%;遗传育种中心项目1个,占全省的20%。

不仅如此,人工鱼礁的建设,使日照市逐步建立起系统化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构建集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海水增养殖及海上休闲渔业发展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换一种方式耕海牧渔”已成为日照市海洋渔业发展的新亮点。日照阳光海洋牧场、日照万宝海洋牧场等逐一“登台亮相”。如今,日照市创建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处、国家级休闲示范园4家、国家级海钓基地1处、省级休闲海钓基地2处、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11处、省级内陆休闲垂钓基地1处,市级示范园25家。以标准化建设为核心,构建岸基综合发展带。提升改造214.3万立方养殖水体。目前,已开发利用到离岸40余海里的海域,形成了岸基、滩涂、近海、远海综合发展的格局。

与此同时,日照市制定出台了全省首部休闲海钓船管理地方规范性文件,加强休闲钓场认定和管理,联合市旅游局制定了《日照市市级休闲垂钓钓场评定办法》。据悉,海钓基地利用人工鱼礁建设海洋平台,全面打造了集“吃、住、游、行、钓”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垂钓旅游观光的海上乐园。中国休闲垂钓协会授予日照市中国国际休闲垂钓之都,授予市海洋与渔业局2016年最佳感谢政府促进行业发展奖。

黄海冷水团打造千亿元养殖产业

每逢夏秋季节,位于黄海中部洼地的深层海水温度比其他海域都要低,保持在4.6℃—9.3℃之间。物理海洋学家将这一覆盖海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拥有5000亿立方米的水体命名为黄海冷水团,黄海冷水团是养殖高品质鱼类的稀有资源,冷水团养殖是高附加值的养殖项目。那么,如何利用黄海冷水团开展养殖?这一产业项目的发展前景如何?日照海洋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大竹蛏、西施舌、栉江珧、梭子蟹、牙鲆、金乌贼、解放眉足蟹(海知了)、海参……

常规渔业资源的丰富得益于日照特殊的地理优势。而提及日照海洋牧场不得不说的是涌动在牧场里那股黄海冷水团。

长期以来,中国因未发现适合三文鱼常年生长的低温海域,想吃本土三文鱼只能望洋兴叹。近年来,这一长期困扰中国海水养殖界的难题有望破解,吃上本土海水养殖的三文鱼等鲑鳟鱼类的梦想也将成为现实。而这一切的实现依托于日照海洋牧场中的巨大的冷水团。水质条件良好,日照海洋牧场具有创建优质冷水鱼养殖产业的独特优势。

把绿色留住,向生态要效益,变生态为生产力,日照发挥黄海冷水团水产养殖特色,趟出了自己的路子。据初步估算,在不明显影响该区域水质的情况下,黄海冷水团中国一侧海域可以支撑千亿元产值的冷水鱼养殖产业,产业链经济效益将达数千亿元。利用黄海冷水团进行水产养殖,不仅有助于拓展我国海水养殖业的战略空间,而且也会推动我国新一轮海水养殖浪潮的兴起,加快我国离岸鱼类综合养殖业的发展。

如今,冷水团养殖在日照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日照市万泽丰渔业股份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协作,创建了陆海接力、企业带农户的养殖模式,建成和设计了配套的繁育中心、鱼种培育基地、海水驯养基地、养殖工船、大型自动化深远海网箱绿色养殖平台等。目前项目示范工作已启动,2017年春将生产出4—5kg规格海水养殖三文鱼。吃上本地产的三文鱼将要变成现实。

金色阳光泼洒在海岸,清风徐来,海波荡漾……除了黄海冷水团适合养殖三文鱼等高价值的海洋冷水鱼,养殖鱼类的品质上乘,市场售价高于近岸养殖产品,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以外,该技术的发展还有力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即使按照千亿元级离岸养殖开发规模计算,所产生的尾水也远小于该海域的自净能力,具有较大环境容量冗余,不会对黄海水质产生明显影响。虽然黄海冷水团离岸养殖易受台风等气象灾害影响,但只要在养殖设施、日常管理等方面做好预防就会降低此类风险。而且,由于水质优良,只要管理得当,该区域暴发大规模疫病的可能性远低于近岸养殖区。随着离岸综合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还会减轻近岸养殖对环境的影响。此外,黄海冷水团养鱼产业的发展还可带动捕捞渔民转产就业,有力促进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恢复,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

发展黄海冷水团养殖,提高海了海洋食物生产能力,为“藏粮于海”提供了保障。

日照市入选2016 年度山东省“海上粮仓”建设重点项目

一、海洋牧场项目

1.日照水产集团投礁型海洋牧场

2.日照国美投礁型海洋牧场

3.日照欣彗投礁型海洋牧场

4.日照前三岛游钓型海洋牧场

5.日照岚山阳光游钓型海洋牧场

6.日照万宝游钓型海洋牧场

7.日照万泽丰装备型海洋牧场二、遗传育种中心项目

日照海蓝凡纳滨对虾良种基地三、休闲渔业公园项目

五征·松月湖休闲渔业公园四、渔港经济区项目

1.日照东潘渔港

2.日照岚山一级渔港

3.日照黄海中心渔港五、水产品精深加工与冷链物流项目

1.日照天泽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2.山东美佳集团

“十三五”蓝图已经初展,海洋与渔业发展任务艰巨,前景可期。

“海洋牧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日照海洋渔业下步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日照市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科学布局,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扶持,到2030年鱼礁区建设总面积达到43000公顷,建设重点逐渐由近期的经济型人工鱼礁为主转向生态型人工鱼礁占主导地位,达到改善海洋生态、养护生态资源、促进人工鱼礁产业科学的发展目标。

同时,日照市将以40处人工鱼礁区为发展基础,在日照北部浅海增养殖区、中部浅海增养殖区、前三岛海洋保护区等适宜人工鱼礁建设海域,继续组织实施人工鱼礁建设,将日照近海建成国家耕海牧渔示范区。

创新求进耕海牧渔,日照海洋渔业人必将乘风破浪在海洋渔业发展的道路上再谱华章。 

新闻推荐

日照市启动中小学“文明出行”专项行动

本报讯(记者田文佼)2月21日,全市中小学“文明出行”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在北京路中学举行。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以及城区部分中小学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全市中小学“文明出行”专项行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推进“海上粮仓”建设 加速渔业供给侧改革 ——日照市加快海洋牧场建设纪实)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