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刊讯 “李某、张某等五户脱贫有困难的,镇里会积极帮扶,村里也要努力想办法,我们要上下齐心摘掉贫困这顶‘帽子\’,确保今年整村脱贫。”近日,在歙县街口镇省级贫困村雁洲村召开的“流动党委会”上,该镇党委书记徐国军说。近年来,街口镇党委在计生、民生、招商、美丽乡村建设等议题上,多次采用这种会议形式,镇、村干部面对面交流,一线了解情况、一线解决问题。
记者了解到,雁洲村地处歙县街口镇最南端,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该村党总支书记吴旭东介绍,雁洲村共有526户,1640人。2014年建档在册的贫困户有107户238人。经过系列脱贫举措,目前还有34户79人未脱贫。
在流动党委会上,街口镇党委与雁洲村两委认真寻找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参会的镇党政班子成员结合分管领域,就脱贫攻坚出谋划策,从党建引领、民政残联政策兜底等多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强调脱贫攻坚要落实包保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好痕迹管理等。
“经过扶贫项目实施,从包保走访情况来看,今年雁洲村整村脱贫问题不大,但李某、张某等五户脱贫有困难的,还需要镇党委给予帮扶和支持。”雁洲村村委会主任胡发香在流动党委会上说。据她介绍,村民张某今年60岁,原本在上海一家皮包厂里做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但后来因为右腿致残回到家乡。张某回家后便没有了经济来源,如今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家里还有80多岁的老母,张某成了困难户。根据张某的情况,雁洲村两委将张某纳入今年该村脱贫有困难的5户家庭之一。
听到这里,出席“流动党委会”的镇、村两级干部立即现场研究,决定在原来张某享受低保的情况下,今年将他纳入五保范围,再帮张某谋一份适合的差事。如此一来,张某脱贫不成问题。
据悉,当研究到其他四人的脱贫难题时,街口镇党委和雁洲村两委集思广益,精准施策,分别从政策兜底、帮助就业、健康脱贫等入手,拿出一对一的解决办法。这样一来,5人的脱贫难题不难了,雁洲村整村脱贫的瓶颈迎刃而解。
新闻推荐
□汪燕燕徽州雕刻是传统文化很有效的传播载体,能为广大群众提供鉴赏,提高修养品位,对传承传统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雕刻品因其欣赏性、收藏性、传播性,具有民间传播力量,其实工匠精神一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