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与江南千年名楼滕王阁隔江而峙的红谷滩,经过近年的发展由荒芜滩涂摇身一变成为南昌发展的主战场和红土地上最靓丽的一张名牌。从2012年提出打造江西省金融商务区以来,红谷滩金融商务区迅速成为金融机构和金融企业聚集区,截至目前总数达到了505家,仅2016年一年就新增243家。已建和在建商业综合体有25个、200米以上的超高层15栋、形成9栋税收“亿元楼”、4栋税收“5000万元楼”……几年时间,一个新区成为南昌市打造江西核心增长极当仁不让的排头兵。
在合肥,10年前还是不毛之地的巢湖岸边完成了“十年(一剑”的华丽转身。10年里,这里诞生了合肥乃至安徽历史上的众多“第一”:第一条BRT快速公交专线、第一条地铁线、最大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在建的518米第一高楼将刷新江淮大地的天际线……如今,合肥滨湖新区已经成为安徽在建工程最多、房屋销售面积最大、人口集聚最快、生态最优的区域。而在未来,致力于打造国家级新区的滨湖新区已经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的新中心。
“一个产业如果没有一两百亿的产业资金,怎么发展?”南昌人的豪言壮语令人震撼。
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合肥在建工地有1.4万多。”远超济南的数量,令考察团成员倍感压力。
3月13日、14日、15日,济南市政府考察团赴南昌、合肥考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红谷滩新区与滨湖新区,只是南昌与合肥城市一张蓝图上的精彩部分。思路决定出路,大规划引领大发展,南昌、合肥的如椽巨笔令人震撼。南昌市按照“以赣江为主轴,一江两岸、一核五片、南北两城、双城拥江”的城市空间格局,由美国、澳洲、新加坡国际顶级城市规划专家配合南昌城市规划设计院规划,高起点规划建设基础设施,高标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打造南昌的新行政中心、新商务中心、新文化中心、新生活中心、新商业中心和新休闲中心。合肥明确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合肥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要求,审时度势、高起点编制了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战略定位以及新的“1331”市域空间布局。“1331”中第一个“1”包括1个老城区、1个滨湖新区和4个城市组团;第一个“3”延伸出“巢湖、庐江、长丰”城市副中心;第二个“3”则为“合巢产业新城、庐南产业新城、空港产业新城”;最后一个“1”为环巢湖示范区。沿着宏伟的战略布局,合肥走上了发展快车道,一时成为中国经济舞台上的新贵。
思路决定出路,行动决定结果。如果说超前的思路带来了战略布局上的大气魄,那么行动的坚决则是实现蓝图的有力保障。以具体项目来说,南昌万达文化旅游城,总建筑面积475万平方米,2013年6月18日正式动工,不到3年时间,2016年5月28日主题公园建成开业。合肥万达文化旅游城,总建筑面积347万平方米,2013年5月28日签约,2016年9月24日开业,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效率之高,令人叹服。
“窥一斑而知全豹”,项目的速度往往决定着发展的速度。数据显示,南昌2014年、2015年、2016年GDP增速达9.8%、9.6%、9.0%。合肥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大多从“十五”末的第17位、第18位,上升至上升至前10位,或接近前10位。南昌、合肥写就的精彩篇章,也从侧面印证了济南的差距。虽然济南的经济规模排在合肥、南昌之前,但从对比来看,济南刚刚起势,而合肥、南昌已经驶入快车道上。这也让大家真正体会到了“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的压力。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同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新常态,合肥和南昌快速发展的生动案例再一次告诉我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能否让自己的世界也精彩,从根本上取决于自己的作为。
(本报记者 王彬)
新闻推荐
访山东电力中心医院院长江志良:健康管理领全省之先精益管理强医疗质量
在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分级诊疗是重要一环:三甲医院收治疑难杂症,基层医院承担普通慢性病的康复治疗。在医院定位和所要承担的功能上,山东电力中心医院无疑已经走在了前头。从上世纪80年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