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萱)“花骨朵正含苞,但内心已绽放。”18日,何燕子从阆中出发,一路辗转,因为桃花和诗歌,与苍溪县黄猫垭激情相遇。同前来参加首届黄猫垭“桃花诗会”颁奖典礼的百余名诗人一样,黄猫垭呈现出的一派诗意画卷,完全颠覆了她脑海中的想象,达到了心中期待的巅峰。
由黄猫乡党委、政府发起,本报文体副刊部和四川省黄猫垭农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首届“黄猫垭杯”桃花诗会有奖征文大赛,历时两个月,收到来自全国13个省市诗人诗作312件,最终评选出30件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1名(阆中何燕子,组诗《黄猫垭·桃花源》),二等奖2名(旺苍杨奎昌,组诗《黄猫垭,一束燃烧的火炬》;黑龙江苏美晴,组诗《黄猫垭,用一株桃花,别出春天的腰姿》)以及三等奖5名,优秀奖22名。
黄猫垭现代农业园区地处苍溪县城102公里东北部的黄猫乡,是红四方面军反“六路围攻”中取得决定性胜利“黄猫垭战役”的主战场。为打响第二场以发展为主题的黄猫垭战役,该乡农民工罗洪反哺家乡,回乡投资创业,成立了四川省黄猫垭农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建设一个诗意盎然的黄猫垭付出了艰辛努力。投资6000余万元,打通黄猫至木门互通的快速通道14.6公里,修建桃花源旅游接待中心,流转7个村3500亩土地发展产业,栽种观赏桃花20万株、高端水果白肉枇杷10万株。如今,漫山遍野的观赏桃花已是十里芳华。他还有一个更大的关于桃花的梦想:投资5000万元,培植樱花和梅花等观赏植物,于2018年底栽种观赏桃花达到100万株,上百个品种,把黄猫园区打造成为全国花品最多、花期最长、花色最艳、花林最大的百里桃花源。
“桃花,是你说过的话/等你八十年/草木光阴。是我,/分开缠绕的水草/温和的火焰,仰望黄猫垭……”正如何燕子在诗中所写的那样,一个诗意盎然的黄猫垭,在未来,必将与更多的人相遇。
新闻推荐
“我爱成都·天府好家规” 耕读传家 富不丢书 他坚守教育岗位40年
家族:王氏家族家规:穷不丢猪富不丢书家庭代表:王万春家庭家住郫都区唐元镇的王万春是王氏家族“耕读传家”精神的第十二代传承人,今年68岁的他,仍坚持每年清明回彭州龙头山祖坟前拜祭祖先。王万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