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康杰:溪桥柳烟 草熏风暖□ 杨蜀连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7-03-21 06:15   https://www.yybnet.net/

画家康杰是一个极度安静之人。

安静源于他的内心,这是表象与内在的综合呈现。访谈中,可以从细微之处明显感觉到他个性中的敏感细腻丰富与某些时候的沉思纠结。他的谈吐,有的时候会突然陷入停滞,或许他此时正思绪游离或者遁入思考。但更多的时候,他的谈话犹如涓涓细流,缓缓流入心田,使交谈的氛围有着田园般的安静与自然。他有着忧郁而清澈的眼神,如果不笑,沉思状态中的康杰有着远远超过他年龄的稳重与内敛。但是,如果某一个问题突然触动他,他瞬间绽放出的微笑会如眼前玻璃杯里漂浮的片片绿茶,在温润中绽放、舒展叶片、凸显清澈,目光透过眼镜片,放射出真诚温暖的光芒。

读康杰之画,会有某一瞬间的惊讶。因为,他的作品拂散出如同夜晚炉火般的温存,有着远远超过他年龄的老辣与沉稳:笔墨精细,空灵朦胧,幽深清雅,布局质趣,苍茫深厚,气韵雄秀,淡雅古朴,画面充满着宋元时期中国传统山水画一般的诗意与恬静,更隐匿着画家本人独特的现代绘画视觉与浓郁的乡村情结。在层峦叠嶂、秀丽优雅的画面中,康杰浮云沧波、曦暖玲珑的绘画语境传递着人如飞絮、情似游丝、雁过斜阳、梨花飘雪、烟柳丝垂以及无边的寂静与槐花飘香的深邃意境。使人伫立画前,而愿扑进画中,感悟唯美画面里霁霭烟渚的山色美景与祥和恬静。

每一个画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灵魂与成长经历。

1975年,康杰出生在四川苍溪县龙山镇金斗乡。父亲是乡村民办教师,母亲务农。金斗乡是川北梨乡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村子离县城非常远,也很落后。在康杰的记忆里,家里一直是以煤油灯照明,唯一的家用电器就是手电筒。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整个村子里的孩子们都热爱读书,希望读书能改变命运。

初中时,康杰遇到班主任唐兴德老师。在康杰的记忆中,唐老师帅气且多才。他的书法、绘画、唱歌非常好,这些才华让康杰非常崇拜。唐老师见康杰字写得好,不但鼓励他主办板报,还鼓励他好好画一张画参加学校的书画大赛。因为没有画笔,康杰一路跑回家,从家里的灶膛里捡出一些木炭,用木炭作笔画出了一张“延安宝塔图”,此幅临摹作品居然荣获学校书画比赛一等奖。这次获奖给了热爱书画艺术的康杰极大的鼓舞与信心。高中毕业前,为了考取美术院校,康杰拜牛兴武先生为师,在他的辅导下坚持学习素描与色彩。1996年的大年初二,康杰只身一人背上行囊从山村出发,乘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来到重庆黄桷坪,并与其他四个想考取四川美术学院的少年一起,租住在一个简陋破烂的小屋里,开始了高考前紧张的艺术集训。当时对康杰等学生进行集训的是川美教授马一平先生。两个多月的强化训练后,康杰回到家乡参加高考,终于考取了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大学四年里,康杰得到了老师陈航先生的悉心指导与艺术引导,成绩颇佳。大学毕业后,康杰来到成都一所中学任美术教师。但是,心中一直梦想做一名职业画家的康杰,在学校任教五年后,痛下决心,毅然辞职与妻子一起来到杭州中国美术学院高研班深造,专攻山水画。为了节约钱,他们在杭州钱塘江边租了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平层小屋,用木板搭了一个画案。每天坐公交车去中国美院上课。风吹雨打、酷暑艳阳也从未间断过学习。日子清苦,学习紧张,康杰与妻子从没有中断过每周末一起去梅家坞山顶或者去九溪十八涧写生,在山风习习、溪水潺潺、满目苍翠的丛林野趣中写生绘画,康杰忘记了所有的艰辛,享受着在山涧清风里安静写生绘画的欢喜。这种幸福感无法用言语表述,却清风自来,吹尽繁红。

两年多的中国美院高研班学习,康杰承认,在这个节点上,自己终于找到了绘画创作探索之路的最终方向。他除了每日早晚必习画,还大量阅读画论、哲学类、诗文类书籍,并从全国各地来的优秀同学身上学到很多知识,领悟到很多艺术感觉,坚定了自己在艺术之路上的信念。中国美院教授何加林先生、林海钟先生给予康杰在中国山水绘画方面诸多点拨。康杰个人认为,大学四年,自己仅仅是掌握了入门基础教育,掌握了浅层次绘画技能。而在中国美院老师的辅导下,自己掌握到了中国画绘画的理论方向与笔墨精髓,梳理清楚了唐宋以来中国传统绘画的脉络,对自己在后来的创作中融入自身对国画“栖逸守恬”“宁静致远”的认识,起到了启迪与拓展作用。

康杰痴迷于中国山水画探索创作近二十年,即使艺术之路清苦而曲折,也并未让他在千里清秋、雨恨云愁中放弃过心中的艺术梦想。或许,对绘画艺术的执着与坚定早已根植于他的灵魂深处,因而,历经岁月磨砺之后,才有他今日在绘画艺术道路上的绿波依旧,鸿雁在云。

读康杰的作品,你会从画面中感受到有山风扑面而来的清爽质感。他的很多作品,其实都藏着他儿时的许多记忆,仿佛会嗅到泥土的芳香,聆听到山泉水的流淌,感受到山风拂面而来的清凉,这是康杰对故乡苍溪永远的深情。康杰的山水画笔力非凡,这源于他多年来对艺术的思考探索与笔耕不辍。他在绘画中博采历代大家之所长,尤其偏爱明代画家沈周作品中传递出的味道:用笔干净,沉厚爽朗,诗意田园。因而,康杰在山水作品中的树法多取法于沈周;而在石法上,康杰多取法于画家董源、巨然、王蒙、黄公望,从而,他的山水画作品在古木闲庭、松秀奇峰、田园野趣中才会渗透出夕阳无语、芳草有情、碧云悠悠、青鸟沉浮之雅趣。

康杰的作品《幽谷闲云》《一江烟岚》应该是画家对笔墨、材质的另外一种探索:设色淡雅,笔墨清丽,构图空灵,画面安静而素净,具有一种无法言语的禅意。画面中,山下那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消失在山脚下,不知道伸向何方。路上,一人一背影,远处一茅屋,江面一扁舟,几棵枝叶茂密的大树如巨伞撑开天际,将那一座小小的茅屋掩映在翠色之下。那个背着手独自闲庭信步的人,近观大山草树苍翠,远观江面翠鸟翩翩,听一江水波,闻山风鸟鸣,饮山泉啖素食,着布衣品淡茶,既望满树花飞花落,又睹秋风落叶满地。此情此景,将中国画中的“藏”体现在这个“隐”于山水间的“隐士”身上,清澈而安静。同时,传递出了画家本人意识形态里“可居,可望,可游,可行,可静,可思”的多重意境。作品《西湖春水》:淡墨远山,浓墨围墙,大面积留白,群鸟纷飞,题跋优美稳重,树丛朦胧清雅,浓墨蜿蜒的古墙若如隐若现的淡墨远山,相映成趣,毫无突兀之感。其系列山水作品《巴山深处》《田间草木岭上云》《溪桥深树晓烟生》等等,皆具有画家康杰独特的笔墨意蕴与思想内涵,以及画家强烈的艺术语境,彰显出“静,清,雅,淡”之韵味。透过画家康杰作品的墨色浓淡相宜,布局疏密有致,构图隽雅秀丽,你会读到画家纯净的内心以及灵魂的清澈。

其实,一幅画,它并不只是一张纸,而是一个三维空间,甚至四维空间。在安静的环境里,读一幅喜欢的画,如同读自己、读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内心与画面自然碰撞出火花。

每一个艺术家,都有自己非凡的想象力,而艺术上的完美,一定来自于勤学苦练与作品的视觉呈现。这正是艺术赋予的魅力,水花四溅,化成云雾,浸润着画家康杰不屈而独特的灵魂。康杰绘画,喜欢自己研墨,喜欢闻墨香。他陶醉在自己研墨的过程中,在墨块与砚台细微摩擦的声音中,感受那丝丝微妙的熏香,他觉得这是一种享受。康杰外号叫做“康把细”。由此可见,他的细腻与稳重,敏感与踏实。他绘画善用墨色,常常在石绿与赭褐色中捕捉彩墨交融之灵感,创作出很多小青绿与浅绛山水画。多才多艺的康杰除了绘画书法外,喜欢自驾外出采风,喜欢大海与草原。大海与草原意境的开阔与深邃,让他常常释怀于一切烦恼。刚过不惑之年的画家康杰早已把绘画视作自己的生命并与之裹挟纠缠沉醉。“我始终认为,当一个人,在喧嚣的社会工作后与内心疲惫时而归家,书房里突然看见一幅能让内心安静的画,顿时会安静下来,并陶醉于幽雅之中,内心澈澈,那么,这是一件多么惬意之事。”这是他吐露的心声。

康杰内心来自于大山深处的纯净与纯粹,早已渗透于一幅幅随风吹展的文人气飘逸的作品中,在山涧里,枝叶间,田野中,瓦屋上,传递出画家本人灵魂深处最为真实的声音:鸿雁在云鱼在水,独立小桥风满袖。这是他在艺术之路上的写照,宁静中的执着,孤独中的强大,密霭生烟树,夜放花千树的沉静与独特。

画家简介

康杰,出生于1975年。笔名江舟,斋号:好学堂,职业画家。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会员,四川住业画院副秘书长,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新闻推荐

外交部:中美就近期安排两国元首会晤事启动了相关准备工作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孙辰茜)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0日表示,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就近期安排两国元首会晤事进行了深入讨论,启动了相关准备工作。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在蒂勒...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康杰:溪桥柳烟 草熏风暖□ 杨蜀连)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