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传统文化离我们远吗?

来源:黄山晨刊 2017-03-21 15:01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钟伟 文/摄

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这些古人先贤留下的文化瑰宝,构成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有疑问,找度娘”的今天,也许您已经提笔忘字。那些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似乎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武亦姝引发的诗词热

最近,一名00后的女高中生给了我们霸气的回应。腹有诗书气自华!她就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

武亦姝,喜爱读诗词、穿汉服,不仅随身携带一本苏轼的诗集,更奉陆游为男神!她夺冠后,让很多市民和网友感叹:中国诗词竟然这么美。

一位看过武亦姝精彩表现的市民告诉记者:“武亦姝是中国才女的代表,腹有诗书,气度不凡。”记者采访发现,很多市民对武亦姝印象深刻,并且希望自己的子女像武亦姝一样有学问。细心的市民还会发现,最近微信朋友圈很多学生家长都在晒一种“十分钟计划”,就是每天抽出时间,陪孩子读10分钟唐诗宋词。“这样的做法可以加强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丰富学识,确实很不错,我也参与了。”一位市民说。

记者注意到,就在武亦姝夺冠后的几天,微信好友“消失的子弹”刷朋友圈变得文绉绉的。如2016年情人节,他的朋友圈是“今年情人节,女友在上海,我一个人过,好无奈”;而今年情人节,他在黄山,女友还在上海,他的朋友圈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亲爱的加油”!

市民方女士则介绍,看了中国诗词大会后,自己觉得应该多培养女儿,让女儿像武亦姝那样有才华,因此最近总是鼓励孩子多去图书馆借阅一些诸如《唐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这类书籍多看看。

学校要重视传统文化

在底蕴深厚的徽文化熏陶之下,黄山市教育部门、各级学校历来很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不久前,记者在宏村学校看到,该校为学生列出选读书目和必读书目清单,其中选读书目主要以一些现代文学、励志教育和外国文学为主,而必读书目囊括古今中外优秀名著,如《论语》、《唐诗选》、《宋词选》、《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史记》、《孙子兵法》、《鲁迅作品精选》等等。

黄山学院文学院非常重视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常年开展各类活动,如将每年的2月定为国学月,为学生举办成人礼,开展诗词朗诵、征文、邀请知名专家开展传统文化讲座等。文学院老师陈玲告诉记者,文学功底深的学生,能说会写、引经据典,受到社会各用人单位青睐。

市教育部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语文是基础课程,其中许多优秀的古文、古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也是国家历来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

黄山市老年大学也开展多种传统文化课程,如诗词、国画、书法、京剧、太极拳等。

传统文化教育四处开花

如今各种传统文化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如屯蒙学舍、云深教育等。

据了解,屯蒙学舍主要开展四书五经、传统经典、徽文化系列讲学,以及茶道、古琴、书画等教学,旨在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徽州文化。同时,也为喜爱传统文化者提供交流、论道、养心的平台。

申正,一名来自山西晋城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原本在老家开办一家影楼,两年前申正来黄山旅游,被深厚的徽文化吸引,热爱传统文化的他放弃了老家的影楼事业,留在黄山屯蒙学舍,潜心研学。在屯蒙学舍的书吧内,一首传世经典在他一边弹奏一边唱读出来后,别具一番韵味。申正说,传统文化能修身、树德、养心,让自己追随内心世界,过自己向往的生活。

屯蒙学舍负责人舒女士说,为促进国学传承,当前学舍正与屯溪长干小学联合开展“国学进校园”相关活动。

云深教育是黄山市一家大规模艺术教育学校。其负责人杨志军告诉记者,10年来在黄山从事艺术教育,发现很多孩子除了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外,还特别喜欢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办云深教育,既是抓住市场机遇,事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毕竟我自己就是一个传统文化迷。”杨志军说。

乡村建设需要传统文化

2015年6月,歙县组织开展“弘扬乡贤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试点工作,拟定郑村镇棠樾村、三阳乡三阳村、许村镇许村村、深渡镇定潭村为4个试点村庄。其中定潭村地处歙县南乡、该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贤能辈出,如茶叶大贾张一元、悬壶济世的张一帖、书画大家张翰飞等,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张一帖。

“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定潭村负责人张亦华介绍说,所谓“乡贤”,主要是指那些品德、才学为乡人所推崇敬重的人。品德高尚是乡贤最显著的标志。乡贤文化,就是围绕乡贤德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乡村治理理念,比如“耕读传家”、“经名行修”、“勤俭持家”等等。

“优秀的传统乡贤文化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新时期的农村治理和乡村社会建设,应该从中汲取营养,我们村自试点乡贤文化以来,村民心更齐了、觉悟高了、各项建设犹如增加了一股新力量,有序稳步推进”。张亦华告诉记者:如今走进定潭村,村内张一帖博物馆、义举榜、乡贤文化长廊、村规民约牌等,都是定潭村历史文化的物证。试点以来,定潭村还通过设立乡贤文化研究中心,相继完成《定潭志》的编纂,为明清以来的乡贤名人编史立传24人。同时,积极联系全国各地的乡贤名人及其后裔,让他们找到心灵归属,支持村庄建设。

据悉,黄山市文化名村很多,目前全市很多乡镇都在村级利用文化上墙的办法,让村史、古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好乡村建设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旅游发展需要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对黄山的旅游有多重要?原安徽省旅游局局长张脉贤说,黄山市最珍贵的旅游资源是两座山(黄山、齐云山)和徽文化,其中黄山不仅是世界地质公园,更重要的是它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是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

黄山因轩辕黄帝炼丹升仙得名。“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伟人,素有中华人文之祖之称,也就是说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老祖宗,如此一来,谁能说黄山与传统文化没有关联,而且现在我们有真实的证据可以证明,黄山是最早祭祀轩辕黄帝的地方之一。”张脉贤说。

今天的黄山市旅游,徽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这里不仅是程朱理学发祥地,还有古徽州伟人汪华、程灵洗等著名历史人物的文化遗存,以及被誉为中国第一状元县的休宁县,这些都是今天黄山市发展研学游、寻根游、写生游等旅游业态的根基所在。另外,被誉为“活着的清明上河图”的屯溪老街;黟县宏村、西递,徽州区呈坎、唐模;歙县徽州古城、许村等历史文化名村和文旅重地,无不展示着古徽州的文化脉络,反映着古徽州百姓生活、民风、建筑、雕刻、风水、宗教等文化元素。

幸福黄山需要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着无比巨大的精神财富,对于当代两个文明的建设意义非同寻常。

黄山学院教授汪大白告诉记者:辉煌灿烂的徽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范本,对于幸福黄山的文明建设应该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在当今建设幸福黄山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点:传统文化是过去的文化,但是并非过时的文化。

汪大白介绍,宏观考察历史,徽州文化的长足发展和空前鼎盛,正是基于两个文明的相互叠加和相互推进。一方面,由六朝之前的“武劲风盛”、隋唐时期“渐习儒风”,到两宋时期“儒风独茂”,再到明清时期世人所称“东南邹鲁”,这是一条人文发展的历史轨迹;另一方面,由寄居山林的渔猎经济,到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再到称雄天下的徽商经济,这是一条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徽州文化的辉煌成就正是经济与人文双轨并行、相互推挽的必然结果。这一双挽并行的发展模式可以给予幸福黄山的文明建设以深刻的启示。

徽州的“儒风独茂”,带动徽商的“贾而好儒”;徽商的“贾而好儒”,促成徽商经济的繁荣,徽商经济的繁荣又推动徽州的文化教育,促成徽州的人文昌盛,徽州的人文昌盛又为徽商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由此可见,“贾而好儒”,“亦儒亦贾”,是徽商经济的成功之道,也是徽州文化的发展之道,这无疑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实现两个文明叠加效应的经典模式。

另外,当代黄山的旅游经济,可以看作是对传统徽州商贸经济的一个突破。数十年来旅游经济的长足发展,本身就体现着两个文明的叠加效应。

汪大白说道,为着今后一个时期更为理想的发展,目前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将徽州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优势。在这个转化工程之中,需要当代的思维、当代的模式、当代的科技。比如说到当代科技,“互联网+徽州文化”的项目,“数字黄山”的建设项目,都是转化工程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只有抓好当代的转化工程,历史遗留的徽州文化才有可能大幅度增值,徽州文化无法估量的潜在价值才有可能得以变现。

汪大白高兴地告诉记者,黄山市的诗词学会正在筹备,不日即将面世。而黄山市编撰出版的《徽州文化大辞典》《阅读徽州》《徽州故事》《古徽州官吏勤廉史迹》《徽州名人家训》等都为社会各界所关注。

新闻推荐

未来乘地铁2号线或可刷二维码进站

本报讯(记者姜志远)今年下半年,合肥地铁2号线将正式开通,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地铁有望推出“智慧闸机”,乘客只需拿起手机,刷下二维码即可进站。据介绍,国内目前已有多个城市的地铁已实现“刷”手机乘...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传统文化离我们远吗?)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