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上,对“幽灵”一词是这样解释的:谓人死后的灵魂。以其生前的样貌再度现身于世间。通常指死者的幻影出现在与其有关的人的面前的一种现象。
不过,美国有一种叫做“幽灵”的隐形战略轰炸机,就相当厉害,常常给人带来一种恐怖感。而以“幽灵”命名的电影、电视剧,不仅美国有,韩国有,中国也有,无不带给人一种不安全感,一种恐怖,一种威胁。好在如今的科学认知范围内,人死后的灵魂是不会出现的。但是,我们的生活中,却有另一种“幽灵”的存在,也闹得人心惶惶,甚至人人自危。
据近日的《济南日报》报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身边就充斥着各种假货,假酒、假烟、假药、假名牌……后来这些假货竟然还有了一个代称:山寨货。而作为一个文化消费的时代,文娱圈的造假行为也是层出不穷。前几年,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假唱、假脸、假新闻,近两年来,虽然社会各界一直也在提倡打假,但是文娱圈的假却“假出了新高度”,又出现了假收视率、假票房、假点击量,甚至假演出等假货。
更有甚者,有报道称:人教社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中,有一篇名为《爱迪生救妈妈》的文章,被质疑是“假课文”。这篇《爱迪生救妈妈》的课文,很多孩子读过,甚至留下很深印象。如果质疑属实的话,会在孩子心目中留下什么印象?让孩子从此相信什么?
电视剧收视率造假,却是千真万确的。去年年底,电视剧《美人私房菜》因为收视率过低被浙江卫视撤档,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就是这个事件,把假收视率这个问题摆到了台面上。虽然之前也有零星的爆料,但是却没有引发大众的关注,《美人私房菜》事件之后,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委托其法务委员会发布一份声明,表示将正式启动打击收视率作假黑势力,努力打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中国好声音》,这个曾风靡大江南北的综艺节目,一直被传收视率造假。而“造假”的理由,就是为了拉广告、拉赞助商,虽不像幽灵那样鬼迷心窍,却也是“钱迷心窍”;这叫“造假为敛财,上当你活该”。你也千万不要轻易相信那个点击量,那个东西要是造起假来,用宋丹丹的话,那叫“相当容易”。据记者揭露说,阅读量刷单这件事其实在行业内是公开的秘密,出于各种营销目的,很多公众号或者微博都在刷阅读量。
就在前几天,据知名编剧宋方金爆料,目前国内不少影视剧在拍摄的时候大量使用替身。此“替身”与彼“替身”不同,并不是以前大家印象当中的“武替”或者“裸替”,而是演员在拍摄的时候不到场,用“替身”来拍摄,后期再由该角色的扮演者在棚内补拍,然后用抠图的形式合成,更有甚者,有些剧组甚至用真人倒模、人皮面具来让替身帮主角演戏。宋方金在他的采访中称,有一场戏,三十多人在演,其实全是替身。有人戏说:这才叫“演戏”。
面对幽灵般的假,有人说:“这年头,假货太多了,天底下就王八是真的,还叫甲鱼!”这假就像幽灵一样,就在你的周围,睁开眼就可以看到,伸手就可以摸到,躲也躲不开,避也避不掉。面对生活中处处都是假这个假那个,有人问:“你看,还能说世界上没有幽灵吗?”叫人无言以对。有人把造假比作幽灵,是很恰当的;当今世上,怎样才能让消费者逃脱掉造假幽灵的手掌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欲熏心者总会出来损人利己,为私利而来,为钱财而往,因此假货不会自行消亡,唯有布下天罗地网,用法律严惩制假贩假者,同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惩恶与扬善并举,幽灵才会匿迹。
新闻推荐
3月20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展示“彩绘蛋”。当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我国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谚语,在古老的传说中,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据史料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