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到底是不是实体经济的敌人,还是本身就是实体经济?这是困惑很多人的问题,也在事实上让电商一直处于舆论场的风口浪尖。3月1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报道《浙江实体经济正质变》,认为“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正在迅速崛起”。
虽然有着这么高的群体参与,有着这么大的市场份额,但电商一直面临“身份危机”,一直缺乏“价值认同”。在重视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如果把电商视为实体经济的对立面,显然影响电商阔步前进。
实体经济是一个相对于虚拟经济的概念,不是仅仅包含制造业,而是涵盖着一二三产业,物质和精神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都是实体经济。电商从事着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通活动,实际上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在为实体经济服务,显然不是虚拟经济,而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也表示,网络经济特别是网购,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
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请记住电商也是实体经济,而这必将辐射到传统实体经济身上。电商不是传统实体经济的敌人,事实上带动了实体工厂的发展。2016年阿里巴巴的网上销售额3.7万亿,这3.7万亿实际上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电商甚至也不是实体商业的敌人,只是竞争对手。电商确实抢了实体商业的阵地,但传统商业面临的问题,主要还在自身不硬。在美国,传统零售才是主流。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传统零售形成了服务体系,做到极致。反过来讲,我们的实体商业在过去发展中,渠道创新和增值服务做得远远不足。
承认电商也是实体经济具有双重意义。对于电商而言,解决了身份问题,会获得更多社会认同,实现更大发展。传统实体经济不应把电商视为敌人,而是要作为朋友,在适应电商发展中,争取新的发展空间。市场足够大,容得下实体商业与电商共同发展。作为实体商业来讲,应从电商发展中汲取经验。解决了自身问题,一样有可能凤凰涅槃。 (毛建国)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李松)根据医改时间表,2017年我国公立医院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回归公益性轨道。记者日前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为攻坚取消药品加成这一医改“硬骨头”,相关部门将重点通过“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