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延端(什邡)
3月16日,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召开会议,联合布置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工作。检查以“上下联动”的方式开展,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和地方财政、扶贫部门协同组织实施检查。(3月17日《人民日报》)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管理使用情况一直备受各方关注。总体来看,近年来各级各部门的管理和使用是合法合规的,但是,也有个别地方不按国家规定管理和使用扶贫资金,有的还造成严重损失,扶贫领域违法案件也不时发生。例如,计划下达迟,资金到位晚;擅自调整扶贫计划项目,不严格执行指令计划;挤占、挪用、出借扶贫资金,用于非扶贫领域;极个别领导干部和经办人员虚报冒领、贪污私分扶贫资金等。
2016年审计工作报告显示,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1.51亿元扶贫资金被虚报冒领或违规使用,其中17个县将2000多万元用于弥补业务经费、发放福利等;8.7亿元扶贫资金闲置或损失浪费,其中闲置时间最长的超过15年。令人不安的是,这只是审计署重点抽查的17个省的40个县的部分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近年来,在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通报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中,扶贫资金有些通过伪造合同、编造到户补贴发放表、重复申报、假发票入账等被侵吞;有的还用来发放福利、补助等;有的则落入了贪污腐败人员的腰包中。
扶贫资金被侵占、挪用甚至贪污的问题,表面上看,是有的地方或部门法纪观念淡薄,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经济发展滞后,财政困难导致占用和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行为难禁止;扶贫项目前期工作不充分;基层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差,帐务管理比较混乱;干部任用机制上存在偏差等。但主要还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防止扶贫资金被挤、挪用、虚报冒领和贪污的“防火墙”筑得不牢实。
***、精准脱贫是中央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贫困群众的“救命钱”,扶贫资金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被侵占、挪用甚至贪污。为此,应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切实解决扶贫资金“最后一公里”难监管的问题;强化过程监督,确保扶贫项目和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强化责任追究,对违规违纪行为严厉问责,对涉嫌犯罪者要严惩不贷,确保扶贫资金运行安全。
□易延端(什邡)
3月16日,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召开会议,联合布置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工作。检查以“上下联动”的方式开展,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和地方财政、扶贫部门协同组织实施检查。(3月17日《人民日报》)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管理使用情况一直备受各方关注。总体来看,近年来各级各部门的管理和使用是合法合规的,但是,也有个别地方不按国家规定管理和使用扶贫资金,有的还造成严重损失,扶贫领域违法案件也不时发生。例如,计划下达迟,资金到位晚;擅自调整扶贫计划项目,不严格执行指令计划;挤占、挪用、出借扶贫资金,用于非扶贫领域;极个别领导干部和经办人员虚报冒领、贪污私分扶贫资金等。
2016年审计工作报告显示,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1.51亿元扶贫资金被虚报冒领或违规使用,其中17个县将2000多万元用于弥补业务经费、发放福利等;8.7亿元扶贫资金闲置或损失浪费,其中闲置时间最长的超过15年。令人不安的是,这只是审计署重点抽查的17个省的40个县的部分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近年来,在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通报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中,扶贫资金有些通过伪造合同、编造到户补贴发放表、重复申报、假发票入账等被侵吞;有的还用来发放福利、补助等;有的则落入了贪污腐败人员的腰包中。
扶贫资金被侵占、挪用甚至贪污的问题,表面上看,是有的地方或部门法纪观念淡薄,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经济发展滞后,财政困难导致占用和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行为难禁止;扶贫项目前期工作不充分;基层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差,帐务管理比较混乱;干部任用机制上存在偏差等。但主要还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防止扶贫资金被挤、挪用、虚报冒领和贪污的“防火墙”筑得不牢实。
***、精准脱贫是中央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贫困群众的“救命钱”,扶贫资金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被侵占、挪用甚至贪污。为此,应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切实解决扶贫资金“最后一公里”难监管的问题;强化过程监督,确保扶贫项目和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强化责任追究,对违规违纪行为严厉问责,对涉嫌犯罪者要严惩不贷,确保扶贫资金运行安全。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周玮)记者从文化部20日举行的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际电信联盟近日发布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国际标准。这一标准由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是我国文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