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市农业局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和产业扶贫工作,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村基础持续改善,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其中,粮食生产成为全区的典型,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22.67万亩,粮食总产量157万吨,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任务。全市23名种粮大户获得全区种粮大户称号,占全区的46%。
创新发展带来新格局
富硒农业开发成为全区的先进。贵港市立足于天然富硒土壤的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中国硒港”品牌,大力开发富硒农业产业,一年来全市共建立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62个,面积达4.6万亩。全市共有26个农产品获得自治区富硒农产品认证,占全区的33.3%,认证数排全区第一。在第三届全国硒产品博览会上,贵港市的“大藤峡”富硒绿茶评比得分为广西第一,进入全国前十名。8个产品获得“中国名优(特色)硒产品”称号,获奖数占广西的2/3。在2016年广西(贵港)优质富硒农产品订单交易会上,现场签订采购贵港市的富硒农产品45份合同,总金额达11.34亿元。全市4个县市区通过全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报告,占全区21个县市的1/5,居广西第一。
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成为全区的亮点。全市已启动创建自治区、市、县、乡四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66个。县级以上示范区共引入龙头企业47家、合作社83个、家庭农场3个参与建设,累计整合各类资金投入示范区建设达25.5亿元,建成了一批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示范带动效应突出、经济效益良好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农村改革实现新突破
2016年以来,贵港市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至去年12月25日,全市共完成权属调查乡镇62个,占全市乡镇的83.8%;完成二轮审核公示745个村,占全市总村数的67.5%;达到可颁证农户638352户,占全市总农户的73.87%。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去年12月15日,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1543家,是过去总量的近一半,总数达3459家;家庭农场新增227家,总数达1288家,居广西第一;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1家。
扶贫攻坚托起新希望
市农业局作为产业扶贫的牵头单位,与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深入实施“特色产业富民行动”,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1+N”产业扶贫。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115个贫困村已组建种养专业合作社270家,建立特色种植产业脱贫基地8.59万亩,覆盖贫困人口6.15万人,扶持特色养殖139.07万头(羽),覆盖贫困人口6.43万人,扶持发展经济林木2万亩,覆盖贫困人口1.39万人;建立乡村旅游点5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53个。
贵港市还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特色蔬菜、中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据初步统计,全市经济作物面积达363.6万亩,同比增长1.2%;建立常年保障性蔬菜基地6433.9亩,完成计划任务107.2%。一些见效快、效益高的特色水果和药材在贵港市得到较快的发展,如当年种当年就有收益的百香果,一年时间就从不足1000亩发展到1.5万亩,农民收入可观,电商市场火爆。
新闻推荐
提速度 降成本 促开放 ——北海海关多措并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曾俊峰通讯员冯敏报关、查验、放行。3月初,北海华洲电子一批货物顺利通关出口,办完所有手续才1个多小时。“这个速度,都超过陆路货运通关速度。”华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镇炜说,来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