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传染病的全球化加强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与共同意识,促使各国之间开展更多的国际合作。
此前的埃博拉疫情一度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2万多人感染,死亡人数过万。受疫情影响的主要是西非国家,但面对埃博拉病毒,世界各国都难以独善其身。
在世界卫生组织号召下,各国开展了大量工作支持西非应对埃博拉疫情,我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介绍,特别是我国在利比里亚援建的配有上百张床位的诊疗中心、在塞拉利昂援建的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对于抗击埃博拉意义非凡。
秦怀金告诉记者,我国还曾先后向疫情国家派出卫生官员、临床医护人员、流行病学专家等上千人,运用长期积累的疾病监测、发现与控制、实验室能力和经验,同时还为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等国培训了上万名卫生和检疫人员,让疫情国的艰难处境发生了切实改变。
2014年9月,在西非埃博拉疫情最为危急之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带领中国疾控中心移动实验室团队毅然奔赴塞拉利昂,与当地人民一同展开与病魔的斗争。
在塞拉利昂工作期间,高福带领的团队累计监测血液样本1635份,收治、留观病例274例。他们的工作不仅极大地帮助了塞拉利昂人民,也为控制埃博拉疫情的蔓延作出了巨大贡献。
“病毒没护照,传播无国界。”高福表示,抗击埃博拉病毒不仅贡献了“中国智慧”,也从中汲取了我国在海外防控传染病的“经验和营养”。
此外,针对H7N9流感这一新发传染病,我国在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中承担任务的研究团队,利用专项研究中的技术和组织基础,积极开展了H7N9病毒的病原识别与确认、诊断与治疗等技术的基础研究工作,并积极防控疫情,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美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称赞中国具有同美国同样的快速发现并确认新发传染病病原的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联合考察报告》中表示:“中国对H7N9流感疫情的风险评估和循证应对可作为今后类似事件应急响应的典范”。
新闻推荐
谎称修电缆进工地偷了一车钢筋 三名男子最终被工地门卫拦下,涉嫌盗窃已被刑拘
民警缴获的涉案面包车和钢筋武鸣警方供图本报讯(记者潘国武通讯员梁旭陈飞彤)徐某等3名男子打着“维修电缆”的幌子进入武鸣区标营新区某工地。出来时,面包车里却塞满钢筋。昨日,记者从武鸣警方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