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南张北溥”,可能会有人疑惑这种说法是如何诞生。据了解,张是张大千,溥是溥心畲(溥濡),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两人就已相识成好友,且皆因画成名。当时溥心畲是由一个深居王府、靠典卖祖传文物遗产为生的旧王孙,步入北平画坛,卖画鬻书,成为半个职业书画家;而张大千则早就是一位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为了扩大卖画市场,他经过多方了解,屡试身手,终于由十里洋场的海派画坛闯进了传统势力深厚的京派画坛,连年在北平举办画展,声誉鹊起。张大千一生画风多变,开创了中国画泼墨泼彩的新画风;溥心畬则集诗、书、画三绝于一身。两人在山水画方面的造诣异曲同工,他们一个主南宗,兼写北宗;一个主北宗,偶写南宗;一个写山水乱头粗服,一个则雍容富贵;一个是南方人,一个是北方人。基于此,1935年8月,北京琉璃厂集萃山房的经理周殿侯首先提出“南张北溥”之说。
“张大千和溥心畬的书画作品是吉林省博物院的重要收藏之一,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在国内博物馆中位居前列。”吉林省博物院研究馆员张磊告诉记者,这得益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张伯驹先生担任第一常务副馆长期间,为吉林省博物院大量购藏历代名家书画,尤以张大千和溥心畬两位先生的作品数量最为丰富,并且经张伯驹先生过目审定,目前成为国内收藏张大千和溥心畬两位先生书画作品的重镇,尤其以他们的早中期作品为主,为研究两位先生晚年绘画风格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轨迹。
此次《风流清逸萧疏奔放——吉林省博物院藏“南张北溥”书画特展》走进陕历博,并不是吉林省博物院与陕历博的首次接触。作为第一批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除了策划展出原创展览外,常年还推出和引进国内外高质量的展览。2012年8月,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清冶铜华以为镜荧光如水照佳人——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历代铜镜展》在吉林省博物院展出。时隔四年有余,陕历博与吉林省博物院再次“牵手”,在陕历博上演一场书画艺术盛宴。据悉,该展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第七展厅免费向公众展出至4月24日。
新闻推荐
1860年10月,一场大火在北京烧了三天三夜。这场大火烧毁的,不仅仅是北京的这处角落,更是人类文明史上,辉煌无比的一页记录。 已到垂暮之年的清王朝,完全没有一丝抵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