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2000多公里,同样的春风时节,冷暖空气激烈对峙,春雷唤醒土壤中的生命,春雷过后的第一波笋子称作雷笋。”《舌尖上的中国2》让大江南北的国人认识了雷笋这道食材。不用走远,黄山区新华乡就盛产这种食材。
在黄山和九华山之间,有个东方日内瓦之称的太平湖北岸新华乡,这里有12000亩的雷竹林,优质的沙壤黄土和清冽的山泉,让雷笋变得鲜嫩脆爽。在吃货们看来,雷笋是最好的春季食材,每年清明前后,当第一声春雷响起时,伴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的滋润,漫山遍野的雷笋开始破土而出,因此得名“雷笋”。
四月,是新华乡采挖雷笋的时节。春雷一响,一根根透着鹅黄的笋尖便从山间的竹林地里纷纷冒出。春分雨天过后的雷笋,更是一见疯狂的长势。从笋到竹,再到分枝出叶的嫩竹,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经历磨难后信念的破土而出,让你对生命的张力和活力充满无比的憧憬。
新华乡四季分明,阳光明媚,雨水充沛,很适合竹笋的生长,这里多竹,几乎家家屋前屋后都有个竹园,而自留地、山上栽种的大多是雷竹,当地人则称作竹海。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竹就有笋。雷笋采挖之后,笋农会将新鲜的笋米送到集镇里的加工厂,12家雷笋加工厂规模化的经营让雷笋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村民们每天都要上山采挖自己家竹林里的雷笋,清早就在山上拔回笋子,一家老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剥出笋米,送到加工厂,雷笋成了当地人发家致富的主要经济作物。
清明到立夏前后,雷笋的含水量及蛋白质含量均达到最高值,此时的雷笋最是好味时。一旦等雷笋出头超过30厘米,就影响了笋的口感,那就错过食笋的大好季节,将后悔莫及。
“紫箨坼故锦,素肌掰新玉。 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白居易在《食笋》中这样描述,可见笋子的魅力。
雷笋不同于其他春笋,雷笋味道鲜美,甘甜脆嫩,出肉率高达70%。从地里挖出后,剥去薄薄的笋衣,冲洗干净便可送进厨房。没有经过水煮而直接清炒的笋片吃起来很涩口也有点苦味。所以每次烧煮雷笋时,要先放在锅内烧开的水里煮上几分钟后捞出,再把笋子切成小薄片,放在锅里,倒点菜油清炒,味道鲜美无比。最常见的做法是,用冬天的腌菜炒笋子,放油,放姜葱,放盐,放辣椒粉末。腊肉腌菜烧笋子最美味,笋是刚刚从竹园里采挖的新鲜雷笋,肉是腊月里腌的黑土猪肉,这两种天然的食材成就了这道来自山野农家的美味!用雷笋配以排骨炖汤亦是一绝。先把雷笋、排骨洗净斩块,放入砂锅,加入葱姜、料酒和清水,大火煮沸后文火慢慢煨炖。做这道菜,制作简单,并无太多的技巧。雷笋为排骨增添鲜香,解除油腻,汤鲜润体,纯朴自然。
随着新华乡对外交通的改善,让这种山野的美味能够很快地走上城里人的餐桌,不论是杭州张生记老鸭煲,还是平常百姓家庭中的家常腌菜炒笋子,都能见到新华雷笋的身影!
新闻推荐
□实习生刘灿记者程向阳文/摄晨刊讯3月22日下午,高铁黄山北站2站台,G265北京南-黄山北的动车缓缓停驻,来自北京的255名研学游学生依次下车。大规模研学游团队的到来,吹响了今春黄山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