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就是清明节了,除了祭祖、扫墓和踏青,品尝时令美味也是一大特色。清明的美食多得数不过来,东西南北各有不同,青团、暖菇包、馓子、润饼菜、乌稔饭、芥菜饭等等,今天要做的是“清明粿”。
“粿”,没错,就是读半边音了,是广东潮汕、福建、海南、台湾等地区传统的一类小食。本是指用秫米、粳米先磨成粉后制作成的食品,后引申为糕点、点心的统称。“粿”很花费时间制作,并非日常家庭主食,通常是在年节祭拜时才有的供品。
而清明粿是由糯米和粳米制作而成的汉族小吃,在漳州诏安地区尤为流行,清明节和农历三月初三必做。根据味道可分为甜咸两种,有绿豆馅、花生馅、番薯馅、蔬菜香肠馅等等。
具体制作上,艾叶清洗干净后放一点小苏打煮软,过凉水,挤干净,再用凉水浸泡1一2小时,沥干水。将鲜笋丁、金华火腿丁、五花肉丁、五香干丁、雪菜一起炒熟,放凉备用。
糯米粉和粳米粉混合均匀,大约是1:3.5。艾草加适量的水用料理机打成艾泥,用艾泥和面,和成面团后再蒸熟,然后趁热揉成光滑的面团。面团搓成长条,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像擀饺子皮一样擀圆。将馅料放在其中,如包饺子一样包起,边缘往里折,折出类似麻花一样的花边。
吃的时候稍微放点油煎一下更美味。馅料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制作,也可包甜的,如芝麻馅、豆沙馅等。甜粿子可做成圆形,与咸味的区分开。吃不完的,可冷冻保存很久。
主持人:程茜
http://weibo.com/5131988051
新闻推荐
德阳城市建设推介会昨日举行 14个项目成功签约 投资近400亿元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本报记者毛健摄本报讯(记者曾啟秀)昨日,德阳市举行德阳城市建设推介会,邀请全国知名城市建设、文化旅游专家和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友好合作,共谋城市发展。14个项目(其中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