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现场。
业界人士共聚名山,争相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刘佳
四川黄芽,首推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的蒙顶黄芽。蒙顶黄芽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早期是贡茶。因口感甘香醇和,它深受不少高端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逐渐走向大众消费市场。但由于产量小、价格高等原因,在发展道路上也遭遇了瓶颈。蒙顶黄芽,如何才能再续辉煌?
工艺复杂
黄芽推广难度大
3月28日,记者走进名山区茶马古城的茶叶市场,看到不少茶商打出了销售“黄芽”的招牌,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和消费者询问、品鉴。“黄芽行情看涨,与去年价格比,今年相对贵一点。”馥雨茶业公司一位营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所出售的散装蒙顶黄芽价格每公斤900—1600元,视质量高低而定,目前还有100多斤存货。
名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虎介绍,2016年名山区全区茶产量4.8万吨,但蒙顶黄芽作为“小众茶”,加上加工工艺比较复杂,目前所生产的产量较小,且不好统计,但总体而言,这几年呈现增长趋势,生产蒙顶黄芽的规模企业也由过去的3—4家,增加到6家;从销售情况来看,蒙顶山茶市的黄芽一般散装的1600元/公斤左右,品牌包装销售超4000元/公斤。
“传统的蒙顶黄芽工艺复杂、成本很高,很多中间商不愿意做,推广太难了。”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波说,“以前我们主要产绿茶,后来产红茶、白茶,现在全国黄茶产区抱团发展,参与推广黄茶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了。我们现在主打茶旅融合,推广茶餐和茶文化体验,旨在吸引大家认识黄茶,了解黄茶,并成为黄茶的忠实消费者。”
共商对策黄茶产区抱团取暖
3月27日,“中国黄茶产业联盟蒙顶山联席会议”在名山召开,来自中国传统黄茶产地的四川雅安、湖南岳阳、安徽六安、浙江平阳、德清、湖北远安等六大主产地的政府领导、茶叶专家、行业组织、龙头企业汇聚在蒙顶山下,就黄茶面临的挑战、未来发展方向路径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科院茶科所副所长江用文介绍,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黄茶,曾经有辉煌历史,种类挺多,消费者也喜欢。但在发展过程中,黄茶产业一度出现波折。近年来黄茶不断发展,形势非常好,虽产区不大,但应当抱团发展。
据了解,2012年10月27日,中国黄茶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期间,湖南省岳阳市、四川省雅安市、安徽省霍山县三地黄茶主产区政府倡议成立了中国黄茶产业联盟,并发表了《中国黄茶产业联盟北京宣言》,以中国黄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为纽带,组织与协调中国黄茶产业发展,实现黄茶的可持续发展。
专家观点
“黄茶产业要发展,一定要处理好传统茶园和现代产业、传统工艺与现代加工工艺、传统销售与现代销售、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消费市场需求等之间的关系,把市场的需求定位做好。”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朱旗
“蒙顶黄芽拥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漂亮的外形和醇和的味道,雅安本地茶企一直视其为珍品。蒙顶黄茶的品质特征,完全可以通过传统与创新工艺结合实现产品品质稳定,从而最终实现标准化生产。”
——四川省茶叶学会秘书长、跃华蒙顶黄茶研究所所长陈昌辉
“要让黄茶与绿茶、红茶‘PK’,就要将黄茶的\‘黄叶黄汤’特点体现出来,发掘黄茶的营养健康价值,特别是要把年轻人争取过来;同时,黄茶价格不能太高,虽然黄茶制作工艺复杂一些,但不能因为工艺成本高,价格就高得离谱,这样消费者不买账,对市场不利;最后,从技术层面看,应引进一些黄茶新品种、新品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
“黄茶应在传承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创新,创新的同时要确保质量、品质、传统风格。同时要加强宣传,现在市场上真正知道黄茶风格和保健功能的消费者还不多。要进一步规范市场,杜绝恶性竞争。”
——四川省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王云
品味春天 川茶飘香
同步播报
半小时采茶700克名山茶女巧手夺冠
本报讯 3月28日,雅安市名山区在中峰乡牛碾坪举行了第十三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全省女职工采茶茶艺技能大赛,来自省内各地的采茶女职工在茶园里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经过激烈角逐,名山区中峰乡秦场村三组茶农赵晓琼半小时采茶700克,获得第一名。
“预备,开始……”当日上午10时,随着一声号令,在欢快的《采茶歌》中,比赛开始。茶园里,选手们一个个巧手飞舞,嫩芽纷飞,令人眼花缭乱。
除了女职工采茶技能比赛外,通过3月19日茶文化知识理论考试和规定茶艺竞技的初赛后,前10名选手还进行了茶艺竞技决赛。
据悉,茶艺师技能比赛综合成绩第1名选手将由四川省总工会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综合成绩前10名选手将由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授予“我学我练我能”岗位能手称号。由雅安市总工会授予参赛单位女职工技能赛组织奖10个。茶园工技能赛综合成绩前20名的选手将由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授予“我学我练我能”岗位能手称号。由雅安市总工会授予参赛单位女职工技能赛组织奖14个。
(代先隆 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
新闻推荐
在经济处于下行周期的当下,如何以更少的资本消耗获得较高的收入增速,成为摆在各家银行面前的一大难题。“轻型化”也因此成为不少银行争先恐后业务转型的目标。在业内首次提出“轻型银行”战略的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