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省会城市的中心城区,市中区依靠敢为人先的闯劲和拉高标杆的境界,置身于全市、全省、全国发展大格局中审视自我、谋划发展,将“品质市中”作为全区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群策群力谋发展、精准把脉促服务、凝心聚力治环境、造福百姓惠民生,未来品质之区的蓝图愈发明晰。
“标、质、速、效”四字诀
铺筑发展新路径
在全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中走在前列、争当排头兵,让品质之区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市中区将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在“标、质、速、效”4个字上下功夫,即让标准更高、让质量更优、让速度更快、让效果更好。
标准更高。把“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作为干事标准,坚定不移地拔高各项指标任务,奋力“跳起来摘桃子”,瞄准更高工作标准,努力超额完成各项任务。
质量更优。统筹推进北、中、南三大空间布局,提高城乡区域发展融合度,缩小南部农村在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城区存在的差距。
速度更快。牢固树立能快则快、能超则超的意识,争时间、抢进度,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加快推进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要工作。
效果更好。按照“半年有势头、一年有突破、三年大提升、五年大变样”的阶段性目标,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实现“品质市中”建设各项预期目标。
优化营商环境打好市中“服务牌”
“服务企业是履行公职人员的法定职责,我们将坚持‘请让我来服务你,就像服务我自己\’的理念,开展‘百名处级干部联系百家重点企业\’活动。除了业务发展的事情企业自己做之外,其他所有服务的工作我们来做。通过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打造全市、全省综合服务引领区、示范区、标志区。”市中区委书记宋永祥说。
企业发展需要政府支持,区域繁荣离不开企业的壮大。市中区将依托“百名处级干部联系百家企业”的服务机制,依托企业服务办公室三条线服务架构,对企业的建议、意见、诉求甚至投诉,“不讲不行,只讲怎么行”,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久,进而推动区域发展。
“五个一流”愿景提升环境品质更美
在加速构建“品质之区”的2017年,市中区将着力打造“五个一流”,绘就“市中环境”发展蓝图:一流的市容环境、一流的法治环境、一流的政务环境、一流的人文环境、一流的生态环境。
顺河高架南延、刘长山路延长线、党杨路等重点道路建设正加速推进;加快建设文化站、图书馆、村文化大院等文化设施,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
为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市中区2829项行政权力事项纳入38个区直部门(单位),1115项具体责任事项纳入39个部门(单位),解决了“法无授权不可为”,保障了“法定职责必须为”。倾听民愿民忧发展更有“温度”
关注民心、创造幸福是一项长期持续的过程,民生改善之路亦永无止境。今年,市中区投入50亿元推出“1260”民生工程,即12大类60项民生红利。市中区将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集团化办学模式;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网络;统筹推进妇女儿童、老龄人口、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发展,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
(本报记者 刘阳 通讯员 朱振)
新闻推荐
3月29日,滴滴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按照北京市网约车细则的规定,滴滴将于4月1日前对北京地区(包括六环外)外牌网约车停止派单。滴滴方面表示,由于近期运力减少,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在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