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师在英国小学授课
“破天荒头一回!外国娃娃要捧起中国数学课本啦。”近日,这样一条消息吸引了国人的眼球。据报道,3月中旬,2017年伦敦书展开展,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签订协议,将翻译出版上海基础教育的数学教材——这套教材已在上海使用十多年,将被直译成英语,为英国学校提供一套完整的基础数学课程。英国部分小学将从今年秋天开始陆续使用上海一至六年级数学课本、课本练习部分和教师用书,共计36个品种。
消息在网络上升温后,令国内不少网友感到骄傲,很多网友认为这也属于一种文化输出。也有网友表示惊讶:中国的数学课本对外国小朋友来说会不会难了点?A中式教学“三位一体”全方位输出
当不少中国父母热衷于给孩子购买国外绘本和英文教材时,中国教材却首次成套进入了作为教育发达国家英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国教材“走红”英伦,中国教育理念走向世界,正在成为全球基础教育领域的新动向。
英国学校使用中国教材,其实是英国近年来系统引进中国数学教育“上海模式”的一部分。这背后,是中式课堂教学、教师培训、教育理念“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输出。
中国教育“上海模式”最初受到全球关注,是因为中国学生在国际教育评估中的抢眼表现。2009年和2012年,经合组织发布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报告,上海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领域位居榜首,引来包括英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取经”。B中式基础教育模式受到英国教育界认可
在一些西方人的认知里,中式教育似乎还只是停留在填鸭灌输、死记硬背这些陈旧模式中。不过,观摩过中式课堂的西方教育者发现,中国教师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英国《卫报》等媒体评论说,一些英国教师被九九乘法表“震惊”;中国老师把“数学的艺术”带进英国课堂。
中国基础教育模式培养人才的效果得到了英国教育界认可。2016年,英国教育部斥资4100万英镑支持推广“上海掌握教学模式”,将英格兰地区8000所中小学纳入其中。2014年,英国教育部门从中国上海请了60名数学老师,给英国的学校分享“如何教数学”;2015年,上海知名教辅图书《一课一练》数学分册也被“进口”到了英国。
其实,中国基础教育的辐射力早已不止于英伦三岛。美国、芬兰和南非等许多国家,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不少国际组织,也都来上海“取经”。C中式教育“出海”取长补短
值得一提的是,中式教育“出海”,走的是取长补短的双赢路径。英国基础教育引入“上海模式”,正是希望改善过于偏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希望提高对学生应有的共性要求,并提高教学难度,以利更快提升学生成绩。而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在汲取西方经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权。中国教育走出去,不仅有助提升外方的教育水平,也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多有启发。(稿件整理/薛连进)
新闻推荐
余飞申捷《鸡毛飞上天》余飞:编剧行业缺个“蓝翔技校”□女报记者耿宗璘他曾写出过《重案六组》第三部、第四部、《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热播剧剧本,他也揭过影视圈普通编剧的生存窘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