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革面
在部分中国消费者的印象中,Puma店内的产品可能与时尚并没有多大关系,购买普通系列的Puma产品只是为了休闲和运动需求。产品种类的单调和营销创新不足,让Puma与运动品牌第一梯队的差距也越拉越远。2013年,Puma的净利润暴跌33.7%至1.92亿欧元。业绩压力下,公司不得不关闭了中国地区的90家门店。
为挽回逐渐淡化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Puma开始“洗心革面”。2013年,PUMABLACKLABELSTORE(简称“Puma黑标店”)作为中国首家、全球第三家“Puma黑标店”正式入驻北京三里屯,与以往普通Puma门店不同,Puma黑标店出售更加奢侈的精选高端系列。
坠落的巨头
上世纪70~90年代,是Puma历史最辉煌的时期,尤西比奥、贝利、克鲁伊夫、马拉多纳等球星都穿着Pumaking系列获得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高荣誉。Puma也一度成为与耐克、阿迪达斯并肩的国际运动品牌。然而,在20世纪初期,由于受到阿迪达斯和耐克两大巨头双重冲击,Puma业绩陷入低谷,2007年被拥有GUCCI等诸多奢侈品牌的开云集团收购占股86%。被收购之后,Puma开始向时尚化转型,不过效果不佳。2013-2014年期间Puma曾一直被曝要被开云集团卖掉。为了拯救品牌,2014年,Puma聘请Rihanna担任公司的女子系列创意总监以及该品牌的全球大使,希望借助Rihanna的明星效应,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在明星效应的带动下,Puma2016财年全年销售同比2015年显著提升。去年财报显示,Puma销售额总计36.267亿欧元,较上一年度同比增加7.1%;净利润6240万欧元,较上一年度同步上升68%。
重生道阻且长
濒临出售的Puma在明星策略下虽然有了起死回生的苗头,但并不意味着Puma的逆袭之路能够走得顺畅。在市场规模上,Puma已经与运动品牌巨头差距越来越远,除了明星款系列以外,维持业绩增长的品类较少。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种过度依赖明星效应来获取业绩增长的风险可能过大。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目前的中国市场十分具有消费潜力,但无论在Puma的上游或者下游,都有各种各样的竞争对手。比如,目前Puma所走的时尚路线,阿迪达斯其实一直在做,耐克也在阿迪的刺激之下开始发力时尚运动,一些快时尚品牌以及本土品牌,在这个领域都早于Puma。Puma想要更好地在中国市场发展,在品牌营销、产品风格方面需要在引领潮流的同时更好地融合“中国地气”。在时尚领域方面,Puma需要进一步推动渠道下沉至三四线本土市场,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此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Puma仍然需要在自己的老本行运动性能上保持足够的竞争优势,毕竟这才是运动品牌的立业之本。如果运动属性不够强、运动的DNA呈现方式不够清晰,Puma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北商
新闻推荐
主持人:大学生除了专业课,还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修部分课程,但不难发现,当下大学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拓展、兴趣类课程听课人数寥寥。民调显示,76.0%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