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开往纽约的列车

来源:齐鲁晚报 2017-03-31 06:10   https://www.yybnet.net/
朋友W先生从普林斯顿读完博士后,在一家高科技企业工作了多年,后来进入华尔街,在一家投资公司工作。纽约的房价和生活费不用说多高了,在那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想安个家得有多大的底气啊!

W先生最终把家安在纽约西南方的新泽西,靠近普林斯顿大学。那里没有高楼大厦,却有树木葱茏,所住的地方如同花园一样,开车路上时常能看到麋鹿,晚上它们常常会冷不丁地跃过公路,一不留神就会撞上它们。

让W先生稍感辛苦的是,每天一早,他要开车到PrincetonJunction,也就是普林斯顿中心站,搭乘前往纽约的列车。那种车有点像多年前北京、天津之间开行的双层列车,感觉更厚实、老派一点,速度大概在每小时80公里左右,中间要停十多个站。到纽瓦克换乘当地人称作PATH的城铁,一直开到纽约市中心的PennStation,距离时代广场不远。从PennStation下车后,W先生还要转乘几站地铁到曼哈顿中城,然后再走一刻钟左右到华尔街的公司。从家里出门到公司,整个时间大概要花两个小时,每天来回就是四个小时。

看到W先生的这种生活状态,我不由想起在北京周边的廊坊、燕郊、沧州甚至天津生活的很多人,他们也是每天通过城铁、高铁、公交与地铁,花几个小时奔忙在到北京上下班的路上。超大城市周边都生活着同样起早贪黑、不辞辛劳的上班族。

我去纽约的那些日子,坐了好几次从新泽西往返纽约的列车。第一次是W先生约我在“9·11”遗址附近的“白翅膀”建筑前见面,一起乘坐PATH到纽瓦克的PennStation,再转乘火车到PrincetonJunction。后来,我又自己多次乘坐这趟火车,在地下倒地铁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央公园、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地方转悠,这样基本摸清了纽约的地铁、城铁、火车线路,搞明白了如何购票、充值、转车。

如果是十几年前去纽约,或许我还会对纽约四通八达的交通感到新鲜好奇,但作为现在在北京、上海体验过高铁、城铁、磁悬浮、地铁的我来说,纽约的交通看上去确实没有那么让人眼前一亮了。从新泽西开往纽约的列车,不用检票就能上车,当然上车后还是有人检票。但它不仅速度、往返频率比不上中国高铁,车厢的舒适、敞亮程度也很一般。列车沿线基本都是一些小镇,建筑都比较陈旧,脏乱差的地方也随处可见。沿途的几个PennStation确实都比较大,尤其是纽约中心站,上上下下很容易让人转迷糊。由于转接的地铁线很多,人也多,里面显得比较繁杂混乱。更让人感叹的是纽约的地铁站,那里不仅显得暗黑、低矮,而且居然还有大耗子出没,倒是地铁车厢里的冷气,那是真叫一个冷,真的能把人冷到哆嗦或抽筋。

不过,尽管交通设施老旧、车速没那么快,但美国人当初建设沿途车站时,就考虑到了人们接驳汽车的方便。每个车站不论大小,都建有大型停车场,方便人们开车到车站换乘。

另外,与北京周边通勤的高铁、轻轨、公交最不一样的是,开往纽约的列车上多是不同肤色和种族的人,比如黑人、墨西哥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和亚裔人等,白人相对较少,查票的列车员或乘警也多是有色人种,整个感觉颇有走进“世界之窗”或“世界公园”的味道。而开往北京的那些通勤车上,通过肤色与外貌很难看出人们的不同,恐怕只有通过口音才能辨认出谁是河北人、谁是天津人、谁是东北人。

也许,坐在开往纽约的列车上,更多一些生活在国际“大家庭”中的感觉。在这里,人们需要更宽容、更平等、更友好的心态,才能与这些不同肤色、种族、语言的人并行在一起,一起去为生活打拼、奔忙。

新闻推荐

C.罗铜像引来网友差评 作者曾是机场清洁工,网上找图15天完工

C.罗和铜像作者桑托斯(右下)北京时间昨日,葡萄牙球星C.罗迎来了他人生中又一个高光时刻,他家乡的马德拉国际机场正式更名为马德拉-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机场。但机场新揭幕的C.罗铜像甫一亮相,就引...

相关新闻:
岭上多白云2017-03-29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开往纽约的列车)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