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正锋 陈茅 陈善军
阳春三月,走进汉滨区,京康双龙的茶园、大河茨沟的核桃园、建民忠诚蔬菜园等产业园区的田间地头,农技员正在指导农民群众进行示范栽培,剪枝伐条;五里园区闽泰服饰、皓翔节能保温材料车间里,技术员正指导工人操控机器,开足马力生产;区农广校、各中小学校课堂里,专家教授正教书育人给学生们“传经送宝”;医院病房里医护专家正在救死扶伤……
近年来,汉滨区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加快推进“人才强区”建设,有效实现了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良性融合,为“追赶超越、引领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筑巢引凤,让优秀人才有舞台
三月的牛蹄镇京康万亩茶园一片生机。每天中午,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都会出现在绿茶环抱的梯田间,仔细查验土壤、湿度和茶叶的长势这位老人在被安康京康公司聘请为技术顾问的三年间,充分利用富硒地质资源优势,全面指导茶园建设和富硒茶加工,潜心研发出“大爱˙健康˙富硒茶”品牌,让汉滨富硒茶在2016年北京茶博会上大放光彩,他就是汉滨区政企合作引进的高端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农业专家程良斌。
近年来,该区区委针对各领域高层次人才匮乏、活力不足等问题,采取“考、招、聘、援”等多种引才方式,积极与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建立校地合作关系。同时,各用人单位通过“候鸟式”、咨询服务、远程会诊等方式主动走出去、把人才请进来;专门为全区高(初)中、幼儿园招聘了22名硕士研究生,破解学科教师紧缺难题;采取组织考核和能力测试等办法,从任满两个聘期的大学生村官中为14个镇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9人,极大地缓解了基层人才力量不足难题。
为推动人才工作常态化、系统化、科学化,该区通过建立健全“能工巧匠信息库”,加强人才系统技能提升培训,开展各类专项人才下基层传经、支教、支医等活动,选派优秀后备人才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发动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子等形式,真正形成人才智力优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使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汉滨已拥有各类人才26361人,其中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人,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041人。
奖励激励,让干事创业有劲头
3月12日22时,一天的小雨让刚刚回暖的气温又骤然降了下去,但汉滨区第一医院大外科主任韩亚飞的诊室内却暖意融融。他刚和几名主治大夫对一名肠道外科手术患者的病情进行了会诊,耐心地宽慰家属,家属连声道谢。面对高强度的工作,韩亚飞没有丝毫倦怠,他顾不得休息,立即打开电脑查阅患者病历。韩亚飞是汉滨区2014年从安康市中心医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他对笔者说:“汉滨区对人才重视,为了让我来汉滨工作,他们放心地把区一院的招牌——大外科交给我,给我施展才华的舞台,最重要的是在考核提拔、职称评定等各个方面不论资历、唯才是举,这让我们没了后顾之忧,点燃了我们的干事创业的激情!”
南有市中心医院和市中医医院,北有一江之隔的市人民医院,汉滨区第一医院多年来面临人才短缺、入住率低、发展困难的尴尬,医院效益连年下降,究其原因还是缺乏高级人才。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医院一方面加大力度设置优惠条件引进人才,(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王瑞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