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自然葬破冰殡葬改革

来源:芜湖日报 2017-04-03 06:01   https://www.yybnet.net/

3月25日,北京市首次举行“自然葬”骨灰安放仪式,意味着自然葬——这一新的殡葬方式正式推出。31位逝者的骨灰被永久性安放在朝阳区长青园墓区,由于使用可降解骨灰罐,骨灰最终将融入土地。这种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市民无须付费。

自然葬,一种回归大自然的“归宿”。或许在今天,选择自然葬源于一定的经济压力,很多人的思想境界尚未达到“自然”,“免费”无疑是动力之一,但是,总会有一天,自然葬会成为人们自然而然的自觉行为。其中,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决定性因素。有必要提醒的是,只有免费要成为自然葬的标配,而不是初始推广阶段一时的“优惠”,自然葬才会因为免费更“自然”。今后,免费自然葬要成为殡葬改革的终极目标。

眼下,殡葬行业处于“亚健康”状态。殡葬改革之后,赋予这个行业行政垄断的地位,随即就衍生出垄断暴利,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它都客观存在着。近些年,让殡葬业回归公益的呼声很大,一些地方出台了殡葬惠民政策,由政府公共财政买单帮居民办理“身后事”,有地方开始推行基本殡葬服务免费。可是,就目前殡葬行业来讲,垄断的“残余势力”依然很强,公益的“有效成分”仍然较弱。

殡葬行业处于公共服务与市场运作的尴尬地带。公共服务越来越像一张“皮”,而市场运作越来越成为“里”。殡葬行业进入一个不规范的市场化,有垄断烙印的市场化,不能充分竞争的市场化,这让市场调节与价格规律无法奏效,让随意抬高价格成为常态,让牟取暴利成为可能,而监管既能以市场运作为由“袖手旁观”,说不定又可以用监管之权从中取利,因为,有些殡葬服务项目的“外包”,并非公开透明的,亦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嫌。公共服务不能“唯市场化”,也容易误入歧途。

针对暴利的争论不休,针对“死不起”的民间呼声,更针对人生最后的尊严,人性化与公益性要成为改革的目标,通过深化改革将暴利“埋葬”,让改革红利惠及死者。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的《殡葬法》立法要提到议事日程,这也是依法改革的需要,只有让殡葬行业驶上法治健全的轨道,改革的方向才更加清晰,改革的路径才更加便捷,改革的保障才更加有力。

□李云

新闻推荐

湘豫闽丧葬歪风调查流水席吃好几天 鞭炮就得一整车

一场丧礼,3天宴席吃掉16万元;一些殡葬商家巧立名目,甚至还烧“纸二奶”“纸品牌护肤品”等;一些“白事先生”殡葬服务一条龙,“想怎么玩儿怎么玩,包满意”……在一些地方,丧葬奢侈攀比的情况严重,一些殡...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自然葬破冰殡葬改革)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