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仁胜 文/图
■项目名称
全额报销贫困人口县域内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全面取消市、县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减轻群众药费负担。完成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4500人。
■项目背景
全额报销贫困人口县域内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
自2016年9月12日起,内江市全面推行贫困人口县域内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全额报销政策,为全市35224户贫困户发放了《内江市农村贫困户就医优惠证》,并先后三次调整健康扶贫政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县域内住院享受“零支付”政策。
2016年,内江市贫困户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94983人,参保率实现100%。全市去年贫困人口住院11708人次,医疗费用总额为4594.98万元,其中倾斜政策报销金额为948.34万元,医院减免费用为46.77万元,民政医疗救助“一站式”补偿金额为110.9万元,帮助贫困人口真正享受到“门诊掏小钱、县内住院不花钱、重大疾病少用钱”的医疗救助和保障。根据《四川省健康扶贫专项2017年实施方案》和《内江市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精神,结合内江市健康扶贫工作实际,内江市决定继续实施全额报销贫困人口县域内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政策,确保患病的贫困人口得到有效诊疗,并将其纳入2017年全市20件民生实事之一。
全面取消市、县公立医院药品加成
取消市、县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工作方面,内江市早在2012年就已试点实施。2012年,内江市按照全省取消药品加成改革试点要求,确定威远县中医医院作为全省首批取消药品加成改革试点单位。
2012年12月1日,威远县在全市率先推行取消药品加成工作,为全市全面推进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从2013年10月1日起,内江市10家县级公立医院启动实施了取消药品加成工作。
在取消县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药品加成基础上,2016年11月1日起,内江市所有市属公立医院、县(区)妇幼保健及专科医院启动实施取消药品加成工作。
完成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4500人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定点治疗模式,内江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综合防治工作机制,紧紧围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干预、务求时效”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重大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工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目前,内江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医院数量为:市级3家、县级7家、乡级5家,市及县(区)抗病毒治疗专家组6个,形成了覆盖市、县(区)、乡的三级治疗体系。通过抗病毒治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了传播的风险和病死率。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市抗病毒治疗病人病毒抑制率达90.1%。
地方病防治方面,2016年,在有效巩固碘缺乏病、跁子病消除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卫计委制定下发的《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通过强化健康教育,落实综合干预,扎实推进地方病控制和消除工作,地方病防治成效明显:内江市成功消除疟疾,东兴区、威远县成功消除克山病。
■项目内容
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剩余的政策范围内的住院医疗费用,由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给予全额报销。在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的基础上,巩固推进市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现市、县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减轻群众药费负担。加强艾滋病、包虫病、血吸虫病、结核病以及其他地方病防治工作,完成防治4500人,控制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扩散。
■牵头单位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计生委
■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市医保管理局、各县(区)政府
■完成时限
2017年内。
■项目进度
3月29日上午11点,东兴区中医医院住院部内二科的病房里,来自东兴区三烈镇牛皇村10组的贫困村民刘金和坐在病床上,一边输着液,一边接受护士使用多频震动治疗仪的治疗。
刘金和今年已80岁,长年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慢性胃炎等疾病。11天前,身感不适的他在儿子陪伴下来到东兴区中医医院治疗,在医院医护工作者的细心照顾下,他的身体慢慢恢复,过两天即可办理出院手续,而在这十来天的治疗过程中,他不仅没花一分治疗、住院费,还每天接受专家、护士的精心治疗护理。
提起对贫困户的全额报销住院费用的政策,刘金和连声称好。他说,尽管有新农合保险可以报销大部分住院费,但想到自己的经济条件,他还是舍不得到医院看病,结果病情越拖越严重,“如今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我终于可以安心治病了,家里人也不用那么操心了”。
对于医院医生、护士的服务态度,刘金和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都很尽心,除了治疗之外,还经常进病房来看望我,提醒我一些注意事项,我谢谢他们!”
东兴区中医医院副院长刘发生介绍说,今年以来,医院已经为143名贫困户提供了免费治疗服务,目前在院治疗的贫困户有15人。他介绍说:“贫困户到院就医,我们有专业人员引导就诊并帮忙办理相关住院、出院手续,并组织专家会诊,让贫困患者放心治疗,满意回家。此外,院里还组织了4人的专家团队,与东兴区11个乡镇的400多名贫困村民结对帮扶,提供健康咨询、体格检查等精准诊疗服务。”
在全市各地,还有更多贫困患者享受着政策范围内的免费诊疗服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市贫困人口住院7583人次,费用发生总额为1902.08万元,其中政策范围内报销金额为1767.25万元,数千名贫困患者的医疗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之一。记者从市卫计委药管科获悉,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市发改、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实施医院基本情况、业务收入情况、医院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认真测算核实,研究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并及时转发了《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经费补偿办法》,印发了《内江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施方案》《关于调整县级公立医院部分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的通知》《关于内江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的通知》等一系列相关配套文件。
记者从市卫计委疾控科获悉,今年以来,内江市全面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针对当前艾滋病流行特点,积极采取“1-3-3-5”防治措施,建立健全防治机制,落实经费保障,强化部门参与,积极开展重点人群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全力遏制艾滋病在重点人群中的流行与蔓延。截至目前,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建成后成效
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县域内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全额报销,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
今年,全市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782.568万元,市级财政安排市属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专项补助资金709万元。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年药品让利约6000余万元,市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年药品让利5700余万元。
艾滋病、包虫病、血吸虫病、结核病以及其他地方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和扩散,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提升,有力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根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4月4日22时17分将迎来“清明”节气,此时节,我国南北气温普遍回升,杏花微雨,桃李争艳,天下皆春。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