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布村地处越西县东南部的高寒边远地区,距县城88公里,海拔在2800米至3200米之间,平均气温7.2℃,年降雨量达1349毫米,无霜期仅160天。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农作物只有低产的马铃薯、苦荞等,农民收入只靠养殖牛羊。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经越西县精准脱贫统一规划,由广东佛山市援建,该村63户314人搬进了距县城仅10来公里、距中冕公路仅数百米的越西坝子南箐乡华阳移民新村,从高寒山区到富庶平坝,从落后向着文明,他们迈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幸福的来临
1月26日,农历大年二十九。越西大地陶醉在节日的幸福热闹之中。
这一天,冬日暖阳。南箐申果乡达布村集中安置点,一排排白墙青瓦的新居错落有致,绘在墙壁上的民俗文化图案好像动漫起来,格外醒目。路是崭新的水泥路,屋内电灯明晃晃,院内自来水哗哗,整洁漂亮的新居犹如一颗明珠闪烁在相岭山下,嶲水河畔。
下午1时许,挂着横幅、插着彩旗的14辆大货车、10辆面包车,载着63户易地扶贫搬迁村民及他们“轻装”的家当,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在南箐乡政府慰问演出和欢迎队伍的掌声中,浩浩荡荡驶进这美丽的新村。
乡党委书记海来石坡,从货车上跳下,与其他乡干部、县工会团委妇联领导一起忙这忙那,忙着把每户人领进了他们自己的新居。
拿着钥匙,面对做梦都没想过的新家,他们没来得及激动就惊懵了,大人羞羞怯怯、小孩抓紧大人的衣服,都不敢迈进敞亮的庭院。
等走了进去,小心翼翼地看了厨房、洗手间、杂物间、卧室,他们慢慢心动起来,习惯地在宽敞的客厅蹲下,感激的泪珠挂在他们的脸上:“做梦一样,卡莎莎啊!”海来石坡他们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佛山市。”
在漂亮的安置点,到处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幸福味道。
乡党委、政府、联乡县级单位举办了隆重的入住仪式,并为移民们发放了大米、过年猪肉、盆盆桶桶。南箐乡村民为他们进行了慰问演出,热情地叙亲情、拉家常、做引导。他们开始安下心来、激动开来、活跃起来……
“以前从来没有过春节的习惯,现在搬下来了,看到到处都是喜庆的样子,我家也学着汉族大哥贴贴对联,再买些年货,一起高兴一下,以后,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哦……”在一间漂亮的房子前,阿海体西正在贴着对联,他用生硬的汉语同前来送祝福的干部们交谈着,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可以过个幸福年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交通方便、环境好,孩子可以就近读书,到处都能找到活干,不用外出打工,脱贫致富有希望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啊!”刚住进新房的搬迁户吉呷阿合兴奋地说,他也道出了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心声。
乡党委书记海来什坡说:“选择今天集体搬迁,就是要让村民感受住新房过新年的那种热闹喜庆氛围,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激发他们建设新生活、脱贫奔小康的斗志和希望。”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4月10日,在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综合服务大厅,一名男士在展示办理的营业执照。当日,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揭牌仪式在沈阳市浑南区创新天地举行。沈阳片区实施面积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