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贵州扬长避短 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

来源:西南商报 2017-04-12 06:21   https://www.yybnet.net/

正是春耕时节,贵州剑河县南明镇村民张成财站在自家地头,看着旋耕机快速翻土、碎土,很是欢喜,“这个旋耕机真是好!人没法比,两亩地一个多小时就整好了。”张成财今年加入了永兴农机专业合作社,不用学开农机,便能以社员的身份邀请合作社其他成员帮家里栽秧、收割,享受一条龙服务。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但依托山地特色,这几年贵州通过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扬长避短,正逐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吃上“生态饭”。

推广稻鱼共生、荷鱼共生

既养护生态、又增产增收

进入观么乡巫包村,迎接笔者的是村民的拦门酒,还有一道佳肴:一盆糯米饭加几条腌鱼。腌鱼肉质松软、酸酸甜甜,味道很特别。

“鱼有鱼味,不像饲料养的。”村民曾祥银说,这是苗族的一道特色菜,巫包村的水好,适合养鲫鱼。

放眼望去,巫包村四周群山环绕,森林茂密,溪水清澈,村里还有棵千年古树。守着这样的好生态、好山田,村民的生活却并不宽裕,家庭收入主要靠打工。曾祥银想不通,“种田真的富不了?”

曾祥银的疑问,反映的也是剑河全县的农业发展现状。为了释放农田产能,剑河开始推广稻鱼共生、荷鱼共生,通过调结构实现田尽其产。2016年,剑河县实施稻田养鱼8.3万亩,“剑河鲫鱼”远近闻名。

“原来田还可以这样种!”由此,曾祥银找到了种田的门道甚至乐趣。他的新居就是一例,建在巫包溪水边,地基下有一道2米宽、3米深的沟渠,沟又连着屋边上的一处农田。

笔者看得一头雾水,曾祥银连忙解释,沟里、田里都养着鲫鱼,沟在屋下保暖,田里是“稻鱼共生”,稻禾、害虫给鱼提供食物,鱼又能翻泥土、提供肥料,既能实现稻田增产,每亩又能得几百斤鱼,“现在的人吃的是健康,好的生态就是优势”。

种养结合,让山田增产增效,也让曾祥银鼓了腰包,去年新盖了楼,接下来还打算买车、到县城置业。新的一年,看到村里游客增多,曾祥银打算在家里搞农家乐,这样鱼和羊、稻谷和蔬菜可自产自销,赚得会更多,“只要肯干、肯动脑筋,我相信好的生态是可以拿来当饭吃的。”

研制适合山地作业的小型农机具

调种植结构防水土流失

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贵州也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减少籽粒玉米种植,将陡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非优势区玉米退下来,增加蔬菜、马铃薯、优质稻和特色杂粮种植。

贵州的茶叶种植,不仅严厉打击使用禁用的农药,并对可用的农药严格控制使用期、间歇期和丧失期。贵州将规划的400万亩茶园进行GPS定位,取了800多万份样本,对7种重金属元素用定量标准抽样,确保茶叶的重金属不超标,以保持生态平衡。

作为西南石漠化区,贵州还开展了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去年进行耕地休耕制度试点2万亩,每亩补助1000元。今年,全省又安排耕地休耕20万亩,每亩补助500元。

靠山吃山,贵州依托山地特色,大力发展山地高效农业。相较平原地区,贵州实现农业机械化面临的困难重重。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2016年,贵州加大力度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投入1400万元助力农业及农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不仅助力春耕,还让全省13万农户享受到实惠。引导农机研究所科研创新,设计研制出适合贵州山地作业的小型农机具,进行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去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28.34%。

汪志球

新闻推荐

县政协委员调研设施农业发展

3月28日,由县政协副主席陈明雄、县政协副主席陈伶俐带领的农业、宗教界第五委员小组委员一行,在副县长赖世江、县政协办、县农办等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对全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贵州扬长避短 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