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供销社系统以深化综合改革为统领,紧紧围绕贵州省社和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工作部署,超前谋划、狠抓落实,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销售总额完成14.02亿元,同比增长58.13%;实现利润总额1289.36万元,同比增长35.25%;所有者权益4.36亿元,同比增长20.82%;资产总额12.79亿元,完成任务的91.36%,全系统总体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第三,整体实力再上新的台阶。
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初步构建。共建成了17个县级电商运营中心和826个农村电商村级站点,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现代流通网络服务模式。截止3月,全系统实现电商线上交易额完成1.62亿元,带动近1000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农村合作金融工作稳步推进。截止3月,全系统有州级和15个县(市)社开展了农村金融服务业务,设立分支机构10家,累计发展社员股金4.77亿元,入社社员28737户,其中:农民社员14140户;累计调剂资金9.97亿元扶持社员发展生产经营,新增社会就业人员4915人,带动就业9032人,助农增收7453万元。
为农服务基础进一步夯实。积极推进全系统189个基层社改造建设工作,建立了18个“三位一体”新型合作社,基层社服务功能逐步恢复;全系统领办、参办、创办农民合作社达306家,建设了茶叶、中药材等20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入社农户17515户,带动农户123010户。全系统完成各类化肥库存8.35万吨,对平抑当前农资市场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完成氮肥、磷肥、有机肥等供应5.09万吨,占任务的28.28%,同比增长9.7%。
社有企业转型发展成效初显。通过推进系统优势资源整合,不断开拓经营服务领域,社有企业在参与农村金融、幼教、医疗、社会保险、社区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加强对社有企业经营的指导,积极推进社有企业经营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稳住了传统主营业务,确保全系统经济平稳增长。截止3月,全系统社属企业实现利润1217万元,同比增长38.29%,职工收入水平同步增长12.33%。
景福啸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然兴顺街、丝三厂、牛角巷……随着城市变迁,南充曾经的老街道、老景观已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为了将这些历史符号保留下来,日前,南充画家张重渝、周兴龙利用3年多时间,通过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