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亦寄梅花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7-04-1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刘新宁

去年友人自故乡来,正是梅花盛开的时节,与他漫步梅园,流连在春光花影中,目悦神怡。回到寒舍,举杯话的是梅,饭后谈的是梅。品茶之际,一首《沪上观梅》他已做好,“江南春事早,梅主应时来;满目霞光色,一一对客开。”今年友人太忙,没能来沪,我独自去了梅园。观赏之余,拍了一张照片给他发去,他在回复中除了赞叹梅花的美丽外,还说“若到江南赶上她,仍旧和她住。”

临出梅园,我拾起两朵落花放在包中。朋友爱梅,也爱江南,我要把这一红一白寄给他,让他也分享这浓浓的春意和美好。他所在的北国,此时仍是积雪满地。想来他在春光未到之时,看到这两朵来自去年此季曾驻足之处的安琪儿,嗅到千里外的芬芳,必定会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友谊的温馨。

如今,科技的发达和物质的丰富使人很少写信,也不怎么寄东西了。从前那种“唯恐句句说不尽,行人临行又开封”和“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情形和意境都成了回忆和想象中的风景。但友人在家乡能买到很多东西,却买不到一朵小小的梅花,所以,我要学陆凯赠范晔,拾梅寄友人,“聊赠一枝春。”

寄梅从前很普遍,陆凯寄过,秦观也寄过,“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性情中的古人不光寄梅还寄柳,卢照邻就干过这事儿,“倡楼启曙扉,园柳正依依。攀折聊将寄,军中书信稀。”诗人早晨起来开门一看,春光明媚,园柳依依,景色宜人,如此的良辰美景与谁共享呢?他想到了一位朋友,就折一段柳枝代替书信寄了过去。他是睹物思人,朋友则见柳知春,此情此谊真是无声胜有声。

友人接到我的快递,回短信说:“梅落魂仍在,芳容雪上观;天寒心却暖,杯酒尽余欢。感谢仁兄寄来了上海的春天,让我忆起去年的往事,仿佛又置身那里。”看到他随短信发来的照片:一片洁白的雪上,两朵梅花相映成趣,我很高兴,我给他寄去两朵落花,他回我以寒梅映雪的风采,这正是“有雪无梅不精神,有梅无雪俗了人。”

古人赏梅赠梅,不独因为它的美丽,也有敬慕其精神、寄托自己志趣的意思。现代人生活匆忙,常忽略身边的美好,走马观花,聚友以餐,既容易流于形式,又难免落入俗套,何如效法古人,亦寄梅花,赠以芳春,岂不快哉。

新闻推荐

借钱离婚的闹剧

因未孕而生愠,夫妻分居闹离婚2006年3月,田银(化名)大学毕业后与王建东(化名)确立恋爱关系,两年后,两人择好黄道吉日按当地风俗举行了婚礼,搬进了王建东父母早就为他们准备好的新房,过起了甜蜜的二人世界。...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亦寄梅花)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